邢台市推进县域科技创新跃升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 2022-03-31      发布机构:市科学技术局      浏览次数:411     字体:[  ]

体裁分类:部门文件     主题分类:科技、教育      文号:邢政办字〔2019〕11号     

邢台市推进县域科技创新跃升工作方案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全面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43号)和《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2019—2025年)》(冀政办字〔2019〕9号)精神,加快县域经济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本工作方案所称的县是指市内各县(市、区)。
  一、工作目标
  按2017年度全省168个县科技创新数据初步测算,我市19个县全部为C类(开发区为单独序列,不列入跃升计划)。
  到2020年,县域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在全市形成县域创新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宁晋县、沙河市、清河县、邢台县、威县等跃升至B类县,其他县实现分数大幅提升,力争排名提高10位(含)。
  到2025年,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全市形成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燎原之势,为更高层次推进创新型邢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19个县全部跃升至B类及以上,其中,A类县的数量达到3个以上。
  二、建立县域科技创新跃升管理体制机制
  (一)加强科技工作组织领导。成立由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科技、发展改革、教育、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谋划、协调和督导。制定和完善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形成经常性研究、部署和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建立常态化、多形式的科技创新理论学习制度,营造创新驱动发展良好氛围。
  (二)加强区域创新发展顶层设计。结合本地资源、产业、生态和创新基础,完善县域产业发展规划,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研究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明确科技创新目标、任务和发展举措。围绕落实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加强科技工作组织谋划,制定科技工作年度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强力抓好落实。
  (三)强化创新评价考核运用。发挥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指标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引导县域进一步把科技创新摆上位、抓到位。加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宏观布局,按照创新型县、创新型乡镇建设的目标和标准,找差距、补短板、强基层,到2020年,建设省级创新型县6个;到2025年,省级创新型县达到10个。
  三、加大县域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四)大力增加科技投入。县级财政要继续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支持,确保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只增不减。到2025年,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以上。鼓励设立县域科技创新引导基金,用于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各县每年实施市级以上重大成果转化项目1-2项。市科技部门要积极帮助争取国家、省对县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通过科技计划、人才平台支持计划等,支持县域开展科技创新创业。
  (五)落实税收激励政策。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等方面普惠税收政策的落实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县设立专项引导资金,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
  (六)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建立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科技需求库,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凝炼技术难题,编制技术需求清单,通过省、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计划等,筛选一批发展潜力好、带动能力强的县域科技创新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对县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购买创新服务、开展技术合作等,以科技创新券等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给予支持。
  四、培育壮大县域创新主体
  (七)加快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通过分类指导、梯次培育、差异扶持、扩量提质,推动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机构,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帮扶活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落地,调动企业申报和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八)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根据企业、产业技术需求,经常性组织专家开展技术诊断、技术咨询、技术成果推介等活动,形成常态化产学研合作推进机制。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到县域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动一批符合产业转型发展需求的科技成果在县域转化与推广应用。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着力吸纳京津创新资源,支持县域内企业与具有研发能力和有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合作或技术承接,实现邢台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明显提升。
  (九)推动科技金融深入融合。以新三板企业股权质押贷款和科创贷等信贷模式,为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融资创造便利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上市,利用主板市场、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市场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五、完善县域创新条件建设
  (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争创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到2020年,新增市级及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72个,培育市级及以上工业设计中心10家。支持建立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到2020年,建成邢台旭阳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十一)加强创新园区、基地建设。加快高新区建设,加快推进3家省级高新区管理改革,完善园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优化整合工业园区,推动创新基础较好、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重点支持邢台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推动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进产业园区与国内外园区、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合作,共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创新平台。
  (十二)开展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标行动。完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认定标准和流程,按照“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有项目”的要求,建立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持续提高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数量和覆盖率。加强对企业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的政策支持,引导已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实施研发机构提档升级。力争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30%。
  六、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
  (十三)加快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快特色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将竞争着力点和转型突破点聚焦到质量提升、品牌效益、绿色生态和创新驱动,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清(河)南(宫)羊绒、清河汽车零部件、宁晋输配电装备制造、宁晋农用机械、平(乡)广(宗)自行车、临西精密轴承、任县专用机械、沙河功能玻璃、南和宠物食品、巨鹿金银花和机件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良性发展格局。重点推动“两汽一拖”(长征汽车、红星汽车、邢台一拖)等一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十四)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支柱性、先导性产业,引领县域产业转型发展。壮大中科鑫宝、晟华溅射靶材等新材料企业,打造全省重要的先进结构和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到2025年,先进装备制造、健康食品、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000亿元;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
  (十五)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和质量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高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发挥好农业科技特派员作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种质资源创制及育种技术创新,培育转化示范小麦、谷子等新品种。重点支持智慧农机、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生物肥料、生物农兽药、生物饲料等关键技术研发。到2020年,国家级星创天地达到8家,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以上。
  七、深入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
  (十六)推进创新创业。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双创”示范基地、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等“双创”服务平台建设,吸引省内外高水平“双创”机构在本地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吸引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积极组织开展创业教育、创客培训和科技企业帮扶等活动。
  (十七)强化民生科技保障。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土壤污染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等水平。实施科技惠民项目,推广应用食品药品安全、疾病防治、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等技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十八)推动科学普及。加强科普基地、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普条件。组织开展儿童、青少年校园科普和“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科普活动,依托各级学会、企业科协、农技协组织开展科学普及和信息服务,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到2025年,桥西区、新河县、临城县、邢台县、沙河市、宁晋县、清河县等县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件/万人。
  八、保障措施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各县要加强县域科技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保持独立的机构和人员,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要根据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指标结果的导向作用,制定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市科技局要加强对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协同和分类支持。
  (二十)强化政策落实。加强与国家、省县域科技创新政策衔接,加大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力度。通过财政、人才、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支持人才、项目、成果等创新要素向基层流动,不断激发基层创新发展活力。
  (二十一)开展监测评价。按照国家创新调查制度要求,开展县域创新状况调查和创新能力监测评价。加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开展创新型县和创新型乡镇建设与评价工作。
  (二十二)做好宣传总结。积极支持县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及时发现新典型、总结新模式、探索新机制,宣传推广各地成功经验和做法,持续加大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表彰力度,形成全社会支持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