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外商投资分析报告与下半年形势展望
发布时间: 2009-08-26 发布机构:市行政审批局 浏览次数:12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统计信息 主题分类:商贸、海关、旅游
一、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基本情况
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市实有外商投资企业763户,其中法人企业(公司)143户,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620户。
(一)外商投资法人企业类型分布情况
外商投资法人企业中,中外合资公司109户,中外合作公司3户,外资公司31户。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投资总额 78740万美元,注册资本43517万美元,外方认缴出资28272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户数减少7.14%,但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和外方认缴额分别增加了23.1%、16%、30%。
(二)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投资者来源情况
截至2009年6月30日,来我市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25个,投资设立企业较多的前10个国家和地区分别为香港、美国、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英属维京群岛。这1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企业户数达到125户,占全市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总数的87.4%。
(三)外商投资法人企业产业、行业情况
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市外商投资第二产业企业127户,占88.8%,投资总额72540万美元,占92.1%,注册资本38376万美元,占88.2%,外方认缴出资额23740万美元,占84.0%;第三产业企业16户,占11.2%,投资总额6200万美元,占7.9%,注册资本5141万美元,占11.8%,外方认缴出资额4532万美元,占16.0%。
(四)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情况
2009年上半年,我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0户,其中法人企业4户,分支机构16户,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投资总额1162万美元,注册资本659万美元,外方认缴398万美元,与上年相比,户数减少42.9%,投资总额减少78.7%,注册资本减少80.3%,外方认缴出资额减少79.3%。
二、外商投资企业运行特点
(一)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
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市实有外商投资法人企业主要分布在清河、宁晋、平乡、桥西、南宫5个地区共计87户,占全市总数的60.8%,分别为27户、23户、13户、12户、12户,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户数的18.9%,16.1%、9.1%、8.35%、8.35%。而广宗、临西、南和、新河4个县分别只有1户外商投资企业,大曹庄管理区至今没有外商投资企业落户,这5个县区外商投资企业总数仅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户数的2.8%。
(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我市外商投资法人企业主要分布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户数占92%,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也分别占92%和90%,而且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少,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少,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企业少。第三产业中服务业刚起步,证券、物流等许多行业尚没有外资进入,第一产业仍为空白。我市外资企业明显表现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三)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
我市园区发展虽然有了较大进步,但还没有真正形成产业集群,有的园区特色产业明显,但是规模较小,优势不突出,竞争力不强;有的园区形成了一定规模,但科技含量较低,没有技术领先的高端产品;有的园区引进了高端、高附加值的企业,但配套设施跟不上,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制约了企业的规模扩张。
(四)新投资项目规模较小
由于经济危机影响,外商投资者对企业盈利预期减少,从而影响了投资的积极性。上半年新设立的4家企业,投资规模均在1000万美元以下,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和外方认缴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近80%。
三、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分析与形势展望
(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外资法人企业4户,与2007年同期登记9户相比下降55.5%,与2008年同期登记7户相比下降42.9%,今年名称预先核准外商投资法人企业仅有6户,后备资源偏少。外商投资企业整体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上半年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63户,2008年上半年实有154户,2009年上半年实有143户,同比分别下降12.26%、7.14%。
2、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受金融危机影响,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冲击较大,原来靠低廉劳动力价格保持优势的企业和没有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受汇率、原材料涨价以及经济危机双重影响,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如清河共有羊绒企业20户,2008年度只有4户企业盈利,占企业总数的20%,从2007年度、2008年度企业上报本年度生产经营情况来看,企业净利润分别为-313.8万元人民币和-712.4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26.9%;企业纳税额分别为1121.2万元人民币和726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5.2%;资产总额分别为90909.3万元人民币和83978.8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6%。
3、外部环境制约发展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许多企业和投资者资产大幅缩水,取消了原有投资计划,2008年以来我局共办理名称预先核准企业22户,截至目前只登记了14户,如预计投资总额6亿人民币,注册资本1.8亿人民币的邢台港达化工有限公司,2008年5月办理名称预先核准后至今没有办理登记手续;二是已在我市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因金融危机使其资金供应不足或因其海外母公司遭遇经营困难,使其在我市的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放缓或停工,如2009年1月份登记的邢台港联矿业有限公司,投资总额7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由于境外母公司遭遇困难,至今没有资金到位,不能按期开工;三是由于其境外投资者资金困难,在我市办理登记的一些外资企业也放慢了投资步伐,有些企业已经办理了减资手续,如河北恒驰车业有限公司投资总额由原来的5126.4万元减少为526万元,注册资本由原来的3600万元人民币减少为526万元人民币。
(二)发展中的亮点
1、实际利用外资的质量有所提高
2009年上半年虽然新登记外资法人企业数量同比下降,但实际到位外资6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7%。这说明在我市外资企业发展上,实际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高。
2、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
外商在我市的投资继续保持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态势,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外商在邢台投资领域已从最初的服装加工、食品加工制造等传统劳动密集型项目向单晶硅、煤化工、能源利用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发展。
3、保险业内资垄断局面被打破
目前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外资)在邢台市设立了1家分支机构,另外外商投资的天安保险公司也将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标志着我市保险市场内资保险公司完全垄断的局面被打破。
(三)发展趋势和机遇
1、三带七园和一城五星规划助推外商投资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三带七园" 和一城五星规划,突出了特色产业,完善了园区功能,促进了产业集聚,特别是建设主城区南部、东部产业带和任县南和产业带,建设光伏产业园、煤化工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新兴建材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和阳产业园和任城产业园。发挥沙河内丘玻璃、建材优势,打造 "中国玻璃城" (或 "中国建材城" )和 "河北煤化工城" ,把南和、任县建成连接市高开区的钢制品加工基地和高科技产业及化工商贸物流基地,把皇寺建成集科教、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西部新城等决策,将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信心。
2、外商投资重点项目,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外商投资重点项目是我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平稳较快发展的助推剂,如建滔50万吨醋酸、旭阳煤化深加工、德龙精品轧辊等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建设;邢钢30万吨不锈钢、建滔180万吨大甲醇等重大工业项目,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将进一步加快我市工业化进程,提升区域经济的实力、活力、竞争力。
3、香港外商投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
由于欧美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欧美对外投资会大幅降低,日韩所受影响次之。但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外资占邢台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较低,所以对稳定外资总规模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香港对金融危机反应较敏感,而修复能力也较强,我市共有香港投资企业65户,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的45.5%,预计在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作用下,2009年下半年香港对邢台的投资额还有可能实现一定幅度增长。
4、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部分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陆续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给部分与扩大内需相关的行业带来较好的发展机遇。如:交通运输、电网设备、机械、建材等与政府投资相关的行业,医药、家电等消费品行业,新能源行业与环保、节能减排相关的行业也会给邢台带来了新的商机。
(撰稿人: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