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纳税人需求 拓展纳税服务理念

发布时间: 2009-08-26      发布机构:市行政审批局      浏览次数:27     字体:[  ]

体裁分类:统计信息     主题分类:财政、金融、审计           

    纳税服务是现代税收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促进纳税遵从和缓解征管压力的重要途径,是强化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国税形象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谋求税收工作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最近,通过召开的不同类型纳税企业代表座谈会,发放纳税服务专题征求意见书,以及有针对性的走访纳税人,了解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握纳税人对服务的需求,与纳税人一起为纳税服务把脉寻方,启发对纳税服务的理念新思考。 
    一、当前纳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片面理解纳税服务。提到纳税服务,往往把这项工作理解为窗口部门为纳税人办理的具体涉税事项,往往忽视经常性的税收法律法规宣传。有些同志也狭隘地认为办理税务登记、代开发票是服务,而办理审批事项就是管理,致使纳税服务还没有拓展到税收征管的整体过程,服务的理念也没有真正渗透于日常的税收征管工作之中。二是片面强调纳税服务。随着纳税人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和行风评议的深入开展,有些基层同志在具体工作中片面地强化纳税服务,弱化管理职能,没有将服务有机地融入规范化管理之中。三是纳税服务流于形式。目前,纳税服务存在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常把服务口号挂在嘴边,但实际服务多是浮于表层,缺乏深层次的服务,也没有把个性化服务作为依法征税、依法行政的有效载体。四是部门之间协调不够。部分银行对个体工商户税款的缴纳制定一些限制措施、有的不愿意接受现金缴纳税款,给纳税人带来不便。
    二、优化纳税服务的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征管现状与今后纳税服务发展方向,优化纳税服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行管理服务化。优质纳税服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更高层次的依法治税。转变片面强调服务或片面强调管理的理念,实行服务型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以服务作为管理的手段,以服务促进管理职能的实现。一是积极开展调研。要经常深入基层、企业、市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纳税情况,帮助税源管理部门和纳税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做好 "两个减负" 。转变以税务机关为中心的服务观念,更多地考虑纳税人的权益,减轻纳税人在办税过程中不必要的负担;在实际征收管理中 , 更多地考虑纳税人的实际情况,不能因为税务机关内部改革或调整而增加纳税人的负担。三是营造 "两个互动" 。加强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扩大纳税服务的处延,提升纳税服务的水平。发扬光大已成熟的公开办税制度、限时服务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局长接待日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法宣传、业务培训、政策辅导,开展纳税人评税务机关、评星级服务员活动,形成征税与纳税的互动,管理与服务的互动。
    (二)实行服务个性化。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是纳税服务的不懈追求。针对纳税人的不同需求,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为纳税人更方便、快捷、地履行纳税义务创造条件。一是个性服务制度化。把个性化服务提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上,纳入规范化体系中,解决好纳税服务中对不同个体的服务不成体系、流程不规范等问题。二是丰富个性化服务内容和形式。定期召开纳税人座谈会或向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纳税服务需求分析。根据不同等级实施分类管理、个性服务,对A级信用企业、重点纳税企业、残疾人、老年人等建立绿色办税通道。在办税服务厅建立咨询服务台和纳税人留言栏,摆放综合性纳税指南,增设饮水器具、雨伞、休闲区等便民服务措施,让纳税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使纳税服务在普遍化的基础上兼顾个性化。三是加强服务协调。在税务机关内部,优化调整各职能股室之间的工作职责,合理减少机关业务部门的案头审批工作,用更多的时间协调联动服务纳税人。同时,也要搞好与工商、地税、银行、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实现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三)实行程序简易化。科学简便的办税程序,能够让纳税人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生产经营,创造税收和财富。一是全面实行 "一窗通办"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加强管理、优化服务的要求,拓宽窗口服务功能,实行 "一窗通办" 全部业务,减少纳税人排队等候时间,提高办税效率。同时,加强办税服务厅窗口人员税收业务学习,加强岗位技能培训,促使每一名窗口服务人员成为通晓窗口办证、申报、抄税、认证、售票的多面手。二是简化审批程序。根据作风建设年的有关规定,压缩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对必须由税务机关监督管理的税务事项可以分别实行事后备案制或纳税人依法执行、基层税务机关监督检查,尽量减少事前审批项目;基层税务机关负责实地核实有关情况,具有审批权限的上级税务机关负责最终审批,取消审核审批过程中同一税务机关内部层层签字的做法。三是提高服务效能。对各流程节点的工作,尽可能以表单的形式详细规定各岗位、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处理时限,提高信息、资料的传递效率,制定切实可行的效能考核办法。规范各岗位的职责,防止税务处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努力提高各流程节点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撰稿人: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国税局窗口王敬龙  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