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许可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10-11-30      发布机构:市行政审批局      浏览次数:12     字体:[  ]

体裁分类:统计信息     主题分类: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生产、经营单位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而忽视安全生产的现象比较严重,如何搞好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遏制事故多发状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既是社会新兴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安全监管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相关要求,逐步提高安全准入条件,持续提高安全准入门槛。所以中心安监局窗口一直致力于把企业办理许可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下面结合我市实际,从三方面谈下如何使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许可办理和日常监管相结合,让企业在办理各种行政许可中强化法律法规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一、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基本情况
  截止2010年10月底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共计1908家。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88家,甲种经营企业674家(加油站672家、经营剧毒品2家),乙种经营企业(化工、农药)1036家,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96家,医药生产企业16家。
  我市危化品生产单位中20家是煤化工、合成氨、氯碱等企业,规模较大,从业人员较多;其他大部分企业是仅有几十人的小企业。
  以产品来分,全市88家危化生产企业产品相对集中,分别是煤化工、甲醛、乙炔、糠醛、农药混配、油漆、制氧、助剂,各有10家左右,另有三家合成氨企业、三家制氢企业和一家氯碱企业等。
  二、危化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危险化学品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往往伴随着爆炸、火灾等现象,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和严重的财产经济损失,且社会影响恶劣。如何加强对危化企业的监管,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减少一般事故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是保证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的重要方面。
  (一)当前我市危化企业现状与主要问题
  目前在我市较常见且危险品存量较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可分为八类;分布于21个县市区,属于典型的小规模企业。虽然近年来,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所提升,但总体来看,危化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依然存在一定问题。
  1、安全生产监管水平还不够高。危化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其安全生产要求十分严格,同样专业要求也十分高。目前县(市、区)从事安全监管的人员,大部分缺乏危化专业安全知识、技能、管理方面的培训教育,且各县(市、区)局人员变动频繁,掌握国家法律法规不够熟悉,办证过程中对申报条件、程序所提交材料不十分清楚,把关不严。特别是对企业法人、专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已影响的了办证、换证的时间和要求。
  2、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个别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不够,安全投入不足;个别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教育工作不够扎实,企业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不到位,部分企业主和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较缺乏,违章现象依然存在。
  3、基层档案管理混乱。各县(市、区)局人员变动频繁,交接手续不全造成个别县(市、区)生产、经营许可证办理数量不清楚、延误按期换证时间。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我市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市局倡导的安全生产服务年活动,应强化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积极开展使用危险化学品单位的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了解行业整体安全生产状况,建立健全企业档案,包括人员持证情况、安全保障体系、生产设备情况,并及时变更企业相关变换内容。为实施危险化品使用行政许可和进一步开展科学分类,分组、分类监管打下基础。
  2、严把安全许可关。安全许可审查作为危化品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企业安全状况的改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格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条件,积极做好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许可准备。特别是对新建较大危化企业,应提前介入,帮助指导企业开展审报工作。在许可证换证过程中,严把换证条件,对不再具备应有安全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坚决不予换证。
  3、进一步加强危化监管队伍建设。一是借助社会、企业专家的力量,特别是市安全生产协会资源,做好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危化品相关安全管理咨询服务;二是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进一步引进专业人员,确保监管队伍能胜任繁重的监管工作。同时是加强乡镇安管站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从而为确保危化企业安全监管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健康、持续、高效地发展夯实基础。
  4、督导安全生产培训,努力提高基层安全监督与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对基层安全监管人员及企业从业人员的针对性安全培训,着力解决基层监管人员业务知识匮乏、不知如何监管以及企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
  5、加强监管工作调研,探索提升行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途径。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整体规模偏小,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自动控制水平低,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从业人员素质低等本质安全问题,积极开展工作调研。
  三、今后工作中需强调的几个方面
  (一)以办证促整改,抓好办证前后衔接。自2006年以来我们一直以办证促整改,力争办下一个证规范一个企业。在工作中注意做到抓管理促办证,以办证抓管理,使办证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办理各种证件,使企业法律意识、管理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为企业安全生产打下牢固基础。
  (二)充分利用中心网络平台,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利用中心外网平台重申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核发(甲、乙种)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办理条件:
  1、《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请表》一式3份和电子版一份;
  2、安全评价报告;
  3、经营和储存场所建筑物消防安全验收文件的复印件;
  4、经营和储存场所、设施产权或租赁证明文件复印件;
5、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主管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专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复印件;
  6、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7、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结合实际情况,企业在提交材料时相应增加县(区)局监管情况表以方便监管,材料提交应规范、齐整(较少时用文件夹固定,较多时用档案盒封装)。
  同时严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 "三同时" 审查关口。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立中的项目立项备案、规划部门出具的许可意见;安全设施设计中的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和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的施工单位资质证明、安全设施施工情况报告(施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投入资金情况报告,及强检项目(消防意见、防雷防静电、压力容器仪)表检测等一系列必备条件一定要审查严格。
     (邢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安监局窗口 刘毅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