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邢台市房地产市场的调研及建议
发布时间: 2011-01-14 发布机构:市行政审批局 浏览次数:19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统计信息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一、2010年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情况
2010年,市区房地产立项总面积366.49万平方米,总投资额74.04亿元,其中普通商品房立项总面积142.66万平方米,投资29.59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新开工建筑面积为145.97万平方米,投资18.15亿元,竣工备案89.54万平方米。
(二)规划情况
2010年,规划用地总面积为287.2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340.86万平方米)减少15.72%;其中,普通商品房规划用地面积153.0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84.57万平方米)增加81.02%。规划建筑总面积为273.60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287.90万平方米)减少4.97%;其中,普通商品房规划建筑面积173.8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186.46万平方米)减少6.75%。
(三)房地产信贷情况
2010年全年,开发企贷款总额25.73亿元。开发企业当年新增贷款总额11.33亿元,与去年同期新增贷款(13.5亿元)相比减少16.07%。2010年全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总额86亿元,个人住房当年新增抵押总额30.5亿元,比去年同期新增抵押总额(26亿元)增加17.31%。2010年全年,个人住房公积金新增贷款总额20.39亿元,比去年同期(13.6亿元)增加49.93%。
(四)土地用地供给情况
2010年,土地供应总面积为268.40万平方米,比去年(128.61万平方米)同期增加108.69%;土地出让总金额为31.07亿元,比去年同期(14.1亿元)增加120.35%;其中住宅用地供给面积为180.99万平方米,比去年(69.91万平方米)同期增加158.89%。
(五)房地产市场交易情况
1、新建商品房
2010年全年,批准预售面积177.48万平方米,47个项目;比去年同期(140.35万平方米,33个项目)增加26.46%。全年销售登记备案面积为88.07万平方米,8635套,比去年(69.91万平方米,6922套)同期增加25.98%;其中住宅79.01万平方米,7562套,比去年同期(63.36万平方米,6392套)增加24.70%。
按照市区重点监测商品房项目的销售情况计算,2010年全年市区新建商品房实际成交价格为3476元/平方米,同比去年同期(3117元/平方米)增加11.52%。
2、二手房交易
2010年,二手房总成交面积25.59万平方米,2066套,比去年同期(39.17万平方米,4366套)减少34.67%。其中住宅成交面积17.19万平方米,2026套,比去年同期(33.08万平方米,3930套)减少48.04%。2010年市区二手房住宅平均价格为2152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2067元/平方米)增加4.11%。
(六)住房保障情况
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廉租住房6138户(市区3218户,县2920户);新开工廉租住房1765套(巨鹿县700套,清河县1013套,沙河52套);累计筹集廉租住房7821套(市区1832套,县5989套)。经济适用住房完成2102户(货币补贴1130户,经济房保障972户)。公共租赁住房建设300套。限价商品住房配建480套。
2010年,我市房地产市场整体体现为:商品房市场基本平稳,合理增长,以居住和改善性需求为主。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房地产消费格局初步形成。
二、2010年我市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环境
2010年年初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落实 "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的各项措施。下半年随着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增大,国家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国务院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
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出台 "国十一条" ,严格二套房贷款管理,首付不得低于40%,明确要求央行及银监会要加大对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业务的监督管理和窗口指导;加强监控跨境投融资活动,严防境外 "热钱" 冲击中国市场。第六条中: "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土地出让价款的收缴,深化合同执行监管,加强对闲置土地的调查处理,严厉查处违规用地和囤地、炒地行为。价格部门等有关部门要强化商品住房价格监管,依法查处在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中介服务中的价格欺诈、哄抬房价以及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等行为" 。第七条中 "已取得预售许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
2010年4月13日:建设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商品住房严格实行购房实名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将取得预售许可的项目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要加大对捂盘惜售等行为的查处力度,要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市场信息,要鼓励推行商品住房现售试点。
2010年9月29日:国务院出台新 "国五条" ,要求各地要加大楼市宏观调控的力度。立即研究制定贯彻落实 "国十条" 文件的实施细则。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严格实行问责制。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调整住房交易环节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到全国。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加大住房交易市场检查力度,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闲置、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拖延开竣工、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要暂停其发行股票、公司债券和新购置土地。
三、2011年我市房地产市场的预测及建议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的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在密集调控之下,由于我市房地产市场以居住需求为主体,价格及成交量都有略微增长。2011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具体实施,中央货币及税收政策的调整,尤其是我省 "三年大变样" 工作的后续效应,都将对我市房地产市场产生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对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建议:
(一)坚决贯彻国家调控政策,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
中央接连重拳出手调控楼市,掀起新一轮楼市调控风暴。我国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遭受了较大冲击,然而我市作为三四线的城市来说,房地产市场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新建商品住房交易情况基本保持稳定。
2010年我市以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为重点,在房地产市场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2011年,在中央、省相关调控政策的指导下,我市将会针对开发企业捂盘惜售、违规预售、随意调价、虚假宣传等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促使房地产市场更加有序、透明、规范发展。
(二)开发企业要认清调控形势,积极调整经营策略
开发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调控政策的全面性和实施的坚决性,认真研究分析调控以来的新情况,迅速调整经营策略。
1、企业应加快资金回笼,可以抓住可能出现的低价拿地契机,没有必要通过延长产品的建设时间和销售周期来提高利润。
2、2009、2010年保障性用房建设将逐步发挥平抑房价的作用,为总体房价稳定奠定基础。企业要争取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提升房地产开发的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扩大规模化效益。
3、随着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建设,将会有大量位置好、价格适中的商品住房推向市场,企业应当通过各种手段加快推盘回笼资金,保证现金流的安全。
4、国家调控的力度是逐步增强的,如果房价调整不能达到调控的效果,可能会有新的更为严厉的调控措施出台,具有不确定因素。
(三)加大保障性住房力度,利企惠民,树立政府形象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2011年我国保障房建设目标将达到1000万套,这意味着我国将迎来保障房建设的高峰期。
目前,我市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共构建了四个层次的体系。第一个是廉租住房,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第二个是公共租赁住房,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有稳定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等 "夹心层" 群体的阶段性住房困难;第三个是经济适用住房,主要是让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城市低收入群体能够买得起房;第四个是限价商品房,正在积极研究政策,组织进行试点。除此之外,通过各类棚户区改造,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层层的保障体系,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也体现了政府的决心,2011年将会有更多的群众享受到该项政策的实惠。
(四)以提高物业服务为抓手,对现有成型小区改造升级,优化软环境,提升住房品质
我省三年大变样过后,又提出三年上水平的奋斗目标,一部分人实现 "居者有其屋" 的梦想之后,也在关注生活环境和品质的提高。目前,我市的物业管理水平离先进发达城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要求政府积极引导,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推出得力措施,对现有小区改造升级,规范物业服务市场,达到我市住房环境一个全面的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