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市2010年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情况
发布时间: 2011-01-21 发布机构:市行政审批局 浏览次数:10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统计信息 主题分类:其他
2010年是 "十一五" 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最关键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发改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投资管理政策、节能减排政策和省、市有关实施意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和谐邢台建设,积极优化发展环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工作开展。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情况
2010年全市共审批、核准、备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59个,总投资1088.6亿元。其中:备案制项目716个,总投资749.3亿元;核准制项目147个,总投资196.7亿元;审批制项目496个,总投资142.6亿元。在全部项目中,生产性项目677个,总投资761.4亿元;非生产性项目682个,总投资327.2亿元。按投资规模划分,总投资超亿元项目256个,投资额870.7亿元。
在产业分布上,农业项目70个,总投资21.4亿元;煤炭工业项目2个,总投资1.7亿元;电力工业7个,总投资14.3亿元;建材工业54个,总投资67.9亿元;机械工业175个,总投资152.4亿元;化学工业40个,总投资68亿元;纺织工业33个,总投资41.4亿元;轻工业109个,总投资125.2亿元;交通12个,总投资51.4亿元;城建(含房地产)353个,总投资227.3亿元;生物医药产业15个,总投资28.6亿元;新能源产业2个,总投资3.3亿元;社会事业289个,总投资78.8亿元;旅游业6个,总投资12.6亿元;其他服务业118个,总投资137.1亿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40个,总投资16.3亿元。
按区域布局划分,市本级234个,总投资303.9亿元;桥东区8个,总投资2.5亿元;桥西区4个,总投资1.8亿元;邢台县77个,总投资88.8亿元;临城县61个,总投资35.6亿元;内邱县41个,总投资38.3亿元;柏乡县46个,总投资14.5亿元;隆尧县89个,总投资35.8亿元;任县37个,总投资58.3亿元;南和县33个,总投资26.6亿元;巨鹿县68个,总投资34.6亿元;新河县58个,总投资54.2亿元;广宗县34个,总投资13.8亿元;平乡县69个,总投资50.8亿元;威县71个,总投资47.2亿元;临西县32个,总投资12.8亿元;南宫市59个,总投资46.6亿元;沙河市86个,总投资95.8亿元;大曹庄9个,总投资4.4亿元;宁晋县162个,总投资41.5亿元;清河县45个,总投资43.3亿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主要特点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惠民生工程和城建三年大变样工作目标和任务,2010年审批、核准、备案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围绕城建 "三年大变样" 、西联东出战略实施及集中供热供气等重点工作,2010年全市共审批、核准、备案各类交通、电力、城市道路、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72个,占全部审批、核准、备案项目的27%,特别是国道、省道和地方公路改建及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对于加快我市交通事业发展,促进没线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改变城市面貌、方便居民出行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10年,我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严格按照政策,把好审核关,重点加强对钢铁、煤化工、水泥、玻璃、风电设备等行业的调控,全年核准、备案的上述领域建设项目全部为深加工项目,没有出现一个新增产能项目,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产业政策调控效果明显。
(三)民生工程建设得到加强。2010年全市共审批、核准各类社会事业项目289个,项目总投资78.8亿元,特别是利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建设的县级综合医院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文化站、村卫生室项目,建成后,对于改善城镇居民就医、活跃农村文化市场,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四)装备制造业呈现较快发展。2010年备案机械加工工业项目175个,项目总投资152.4亿元,以电缆、农业机械、轴承、液压件、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得到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支柱地位显著加强。
(五)节能工作进一步加强。按照有关文件要求,重点抓好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严禁新建、改扩建项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从源头上把好节能关。2010年审批、核准、备案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耗指标全部符合国家和省相关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据对667个生产性项目的常规能源消耗量进行计算,万元产值(销售收入)综合能耗为0.72吨标准煤,比2009年降低2.7个百分点,节能效果进一步提高。
(六)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2010年审批、核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40个,项目总投资16.3亿元,重点是加强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进行综合利用,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烟气脱硫工程建设。这些项目实施后,可形成节能能力60万吨标煤,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地减少高温、高压,含硫烟气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2010年,我市项目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区域布局不平衡,有的县多,有的县少;项目科技含量仍然较低,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少;资源消耗型项目仍占较大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少,跟不上国家产业升级的步伐和要求;项目谋划工作仍待加强等等。2011年,全市发改委系统必须继续深入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依靠上项目促发展不动摇,灵活运用国家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工作力度,调结构、促升级、上水平,积极提高项目审批效能,优化项目发展环境,为我市项目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