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与衡水对外贸易情况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 2011-02-23      发布机构:市行政审批局      浏览次数:12     字体:[  ]

体裁分类:统计信息     主题分类:其他           

刘市长:
    根据您的指示精神,我们对我市与衡水市对外贸易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一、我市对外贸易基本情况
    海关统计,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81917.5万美元,同比增长32.6%。其中,出口完成96245.2万美元,同比增长57.0%;进口完成85672.3万美元,同比增长12.9%。出口绝对额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处第8位,出口增幅居第4位。
    从出口产品类别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及其制品、钢材等重点产品的出口在我市举足轻重,其中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增幅较大。2010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4.79亿美元,同比增长57.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25亿美元,同比增长118.5%。
    出口额排名前十位的产品是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20712.6万美元),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9597.5万美元),摩托车、自行车及零件(9101.9万美元)、服装及衣着附件(8253.4万美元),钢材(6224.8万美元),山羊绒(3262.4万美元),医药品(2446.3万美元),餐桌、厨房及其他家用唐瓷器(1627.1万美元),轴承(1441.4万美元),轮胎(1367.9万美元)。
    十大出口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6.5%。其中出口增幅超过全市平均增幅的产品有钢铁同比增长219.1%、摩托车及自行车零部件同比增长181.2%、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同比增长111.7%、家用搪瓷器同比增长105.3%、山羊绒同比增长87.0%。
    二、邢、衡两市外贸发展结构特点明显
    1、进、出口比重差异较大
    去年我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8.2亿美元,与衡水市20.7亿美元相差2.5亿美元;我市进口8.6亿美元,较衡水进口2.9亿美元多出5.7亿美元。
    我市进口主要集中在铁矿砂及其精矿(占全市进口总额的52%)和机械设备方面。
    2、出口商品结构各有特点
    我市出口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服装、钢材等为主,集中在三大类,一是单晶硅系列产品,二是纺织服装系列产品,三是自行车及汽摩零配件系列产品。衡水市出口也呈三大主体,一是裘皮革,二是丝网,三是化工产品。
    衡水市近年的特色产业、特种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毛皮产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去年,衡水毛皮产业产品出口6.95亿美元,占该市出口总额的39%(是我市出口总额的72%)。衡水的丝网出口3.8亿美元、化工产品出口3.4亿美元。
    3、县域经济发展各有特色,但规模差异较大
    近年我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园区建设方面成效明显,多数县市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比如宁晋的单晶硅、纺织服装、电缆,沙河的炭黑、建材玻璃,临城的制药业,隆尧的方便食品,南和的小五金,南宫的毛毡、裘皮革,巨鹿的纺织,新河的镜盒、化工,广宗、平乡的自行车及零配件,清河的羊剪绒及其制品,临西的轴承等,均有一定发展实力。但规模尚小,整体出口优势还有待开发。
17个县市,去年出口超亿美元的仅宁晋一个县,全年出口3.2亿美元(宁晋);超5000万美元的有2个,分别是平乡(0.68亿美元)和清河(0.54亿美元)。
    相对来说,衡水各县市的产业特色和出口规模就更明显。2010年,衡水市出口超3亿美元的县有3个,分别是故城县出口3.9亿美元、安平县出口3.8亿美元、桃城区出口3.1亿美元,枣强县出口2.9亿美元。
    4、外贸主体队伍、出口骨干企业略有差异
    近年我市外贸主体队伍不断壮大,去年全市新增外贸备案企业159家。全市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1020多家,其中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402家。2010年,我市有1家超亿美元的企业(河北晶奥太阳能有限公司出口21313万美元),超千万美元的企业20家。
    衡水市有外贸出口企业1908家,其中有进出口实绩的979家。2010年,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25家,2家企业进出口额超亿美元。
    5、省级出口基地建设验证了出口整体实力
    去年省商务厅出台了新的省级出口基地评审条件和管理办法,制定了相关扶持措施。我市向省厅推荐了省级出口基地14个、基地企业9家,经省厅及省商务、商检、海关等部门联合评审,我市宁晋的光伏太阳能产业被确定为 "河北省新能源出口基地" ,中钢邢机被确定为 "河北省出口基地企业" ,另有7个县市的重点行业被确定为 "重点联系的出口聚集区" 、4家企业被确定为 "重点联系的出口骨干企业" 。
    衡水市通过了3个出口基地(安平丝网、衡水精细化工、故城皮毛)和两个出口基地企业(河北冀衡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深州市宏利金属制品厂)。
    出口基地,其聚集效应强,带动作用大,规模效益明显,出口基地的多寡也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出口实力的强弱。
    三、分析邢、衡两市差异,启发促进我市对外贸易工作之思考
    目前,我市在外贸出口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出口的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建设相对滞后,中小企业多,规模产业、抗风险的大企业少。2010年全市出口超亿美元的仅有宁晋晶奥太阳能一家。宁晋新能源虽属高科技产品,出口额也较大,但比较同类型的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公司(出口10亿美元)差距还是很大,产品附加值低应是主要因素。二是出口的重点产品和影响市场层面较低,初级产品多,高精端产品少。我市出口的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成本高,利润低,缺乏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自主经营和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的 "三自三高" 产品。三是出口的重点产品和传统产品,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低。人民币升值、退税率下调、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等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出口利润。
    2011年,全市对外贸易工作将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战略性新型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深化出口基地建设,增强出口内生动力;搭建贸易平台,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优化经营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重点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实现全市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1、进一步壮大外贸主体队伍。着力培育龙头外贸企业,依托行业抓企业队伍建设,对优势行业和龙头企业,有针对性的采取服务措施,形成以龙头带动集群,以集群发展品牌,以品牌开拓市场的良好发展格局;根据本地产业和实际情况,引进外资或外来出口型生产企业,扩大本地区的外贸进出口规模;鼓励外贸公司扩大经营范围,发挥外贸公司在商务信息、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孵化培育企业收购和代理本地产品出口;鼓励更多的企业登记进出口经营权,直接开拓国际市场;引导进出口企业 "直接出口" 。减少 "间接出口" 比重。
    2、进一步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坚持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和出口结构,提高外贸出口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力量,积极推进新技术产品、环保节能型产品出口,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进一步加强出口基地建设。推进重点产业聚集,把产业做大,把企业做强,把产品做实,通过做大做强,推出一批能够立市的产业聚群,一批能够立县的骨干企业。今年争取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报批2个省级出口基地、2家基地企业。
    4、进一步研究、制定、落实促进外贸发展扶持政策。加大财政、金融对进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发挥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的政策扶持和导向作用,发挥好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骨干产品出口创汇的作用。研究制定进出口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扶持、激励措施,比如:外贸出口创汇奖励措施;参加国内、外展会费用补贴措施;外贸企业进行境外商标注册和质量、环境、安全、卫生等国际管理体系认证费用补贴措施;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保费的资金支持措施;开展电子商务一次性费用补贴措施,等等。特别是对参加国内展会的费用补贴问题,企业呼声很高。就目前来说,参加展会是企业接触新客户、开发新市场最为直接、最见实效的交流平台,但很多企业望其高额的参展费用而退步,如果能对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费用补贴,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将通过参展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