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2011年一季度国税税收收入分析
发布时间: 2011-04-25 发布机构:市行政审批局 浏览次数:11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统计信息 主题分类:财政、金融、审计
2011年第一季度金融危机后时代来临,经济向好回升是积极因素。但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项目的新一轮启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加强和增值税转型政策的深入推进,都制约着税收的增幅。面对诸多减收因素,邢台市国税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中心,坚持依法治税,深化税收分析,提升征管质量,完善考核机制,确保了税款及时、足额入库,顺利实现税收收入首季 "开门红" 。
一、2011年一季度税收收入概况
今年一季度全市国税系统共组织税收收入225506万元,占政府任务的27.5%,同比增收44216万元,增长24.4%。其中增值税完成189450万元,占年任务的27.6%,增长20.7%;消费税完成4124万元,占年任务的28.8%,增长17.8%;企业所得税完成31653万元,占任务的26.4%,增长57%;利息税完成279万元,占年任务的55.8%,同比减收345万元,下降55.3%。车辆购置税完成15539万元,占年任务的28%,增长17%。
二、税收收入特点明显
(一)经济形势向好回升,税收总量平稳增长。一季度共入库税收225506万元,收入开局良好。其中入库缓缴税款、免抵调库同比分别增加1.4亿元、0.55亿元,剔除非即期减收因素后,税收增速为16.5%,收入实现平稳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形势的向好回升。
(二)各单位普遍增收,地区税收增幅级差较大。全市22个征收单位中,20个单位实现增收,增收面由同期的73%增至91%。区域税收增幅在一倍以上的有高开区165.7%、南宫135.7%、新河127.8%,增幅在50%-100%的有7个单位,增幅在20%-50%的有6个单位,增幅在20%以下的4个单位,负增长的有2个单位,最高与最低地区相差178.7个百分点,地区间税收增幅级差悬殊。
(三)税种结构变化较大,所得税增收贡献突出。一季度,除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比重上升外,其它税种所占比重不同程度下降。2011年所得税所占比重为13.13%,同比上升2.77%。增值税、利息税、车购税、消费税占比分别为78.6%、0.12%、6.45%、1.7%,较同期分别下降2.1、0.2、0.37、0.1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抵扣同比减少,受益地区高度集中。今年一季度,全市共申抵固定资产进项税10500万元,同比减少1876万元,其中桥西和沙河共申抵固定资产进项税6718万元,占总申抵额的64%。增值税转型政策实施有效促进了我市支柱产业大规模升级换代和设备更新,增强了核心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重点行业经营形势出现分化
(一)上游采掘行业利润高位增长。受严峻的能源供需形势、国际油价的高涨,带动替代能源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2010年煤炭、铁精粉价格持续攀升,特别是7月份以后,市场煤价、铁精粉价格飞涨,年内涨幅均在25%以上,带来本行业利润的高幅增长。同时全国范围的安全整顿和淘汰落后产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基础性能源供给趋紧,也为采掘业利润的增长、产品价格持续走高提供了支撑作用。2010年我市煤炭行业缴纳增值税占全部增值税收入的比重高达17.2%,比2009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首次取代钢铁行业,成为我市份额最大、比重提高最快的行业。
我们分析今年采掘业仍将保持高需求、高价位的发展态势,但涨势明显放缓。目前,洗精煤、原煤价格分别为1230元/吨、560元/吨,同比分别提高109元/吨、200元/吨,比上年底价格小幅上升;铁精粉价格为1126元/吨,同比提高了120元/吨。尽管上述两个行业市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生产布局不利,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煤层厚度变薄,企业投入成本加大,减少利润;二是安全生产要求提高,在制约产量增长的同时,加大了安全生产的成本投入,只能依靠销售价格的上升来弥补;三是下游企业低价低效益的传导效应,限制煤炭、精粉价格增幅;四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技改和国家对井下安全的要求,都将会加大设备置换改造力度,进而增加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减少增值税。
(二)下游周期性制造业利润景气全部终结
在国内外需求放缓、原材料涨势迅猛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周期性制造行业生产大幅减速,库存急剧上升,产品出厂价格回落。以钢铁、炼焦、化工、建材为代表的周期性制造业利润率大幅下降,企业进入微利甚至亏损时期。
(三)其它行业出现分化
高新技术产业形势向好,纺织业发展势头看好,电缆行业遭遇瓶颈。
四、今后组织收入工作的措施
(一)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基础和灵魂,必须始终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 "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禁止转引税款" 的组织收入原则;二是坚持按程序和权限执行税收政策,确保各项税收政策落实到位。
(二)严密关注价格销量成本变化,加强重点税源监控。今后应注重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过剩产能下滑整合情况和原材料库存调整分析。进一步扩大重点税源监控范围,在以纳税多少确定重点税源户数的基础上,加入特殊行业、热点行业税源户、征管薄弱点或易出问题企业。
(三)加强评估稽查,优化纳税环境。2011年一季度,全市查补评估入库税款超过3.5亿元,在增加税收收入的同时,促进了企业公平竞争。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评估稽查力度,查补税款没有入库的尽快入库,没有纳税评估的企业要进行评估,努力减少税收漏洞,向加强征管要收入。
(邢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国税局窗口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