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07年邢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08-10-29      发布机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11     字体:[  ]

体裁分类:统计信息     主题分类:劳动、人事、监察           

各县(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市直有关部门:

 

    现将《2007年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二○○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2007年邢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市劳动保障事业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围绕 "重民生、解民忧、谋民利" ,进一步完善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劳动就业

 

    年末全市城乡就业人员 342.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42.23万人、第二产业108.56万人、第三产业91.32 万人,分别占就业总量的41.57%、31.73%和26.70%。年末城镇就业人员80.32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4.55万人。其中单位就业人员32.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6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4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7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32.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7万人。

 

    2007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2.08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37所,其中公共职业介绍机构11所。全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介绍成功14.06万人次,其中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1.58万人次。年末全市共有技工学校13所,在校生1.03万人,技工学校当年招生0.67万人,毕业0.22万人,毕业生当年就业率97%。年末全市共有就业训练中心33所,全年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2.03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0.58万人;2007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人数达到8.64万人,其中技能培训2.07万人,创业培训0.4万人。有8.64万名农村劳动力享受了阳光工程政策补贴。全年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8.12万人。全年共帮助412户 "零就业" 家庭712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年末全市共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63个,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758人,全年有2.55万人次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1.84万人取得了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56人。 

 

    二、社会保险

 

    (一)养老保险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数为35.4万人,其中在职人员25.8万人、离退人员9.6万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3.2万人、2.1万人和1.1万人,增长9.9%、8.9%和12.9%。在职参保人员中,私营企业参保2.5万人,农民工1.1万人。全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6586.7万元,其中征缴收入84076万元,各级财政补助796.1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29472.5万元、32862.1万元和137.6万元,增长30%、64%和21%。全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08296.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053.3万元,增长16%。年末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2249.2万元。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实现按时足额发放。2007年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为865元,较上年增加122元,增长16%。

年末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4.1万人,其中在岗职工3.4万人、离退休人员0.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25万人、0.2万人和0.05万人,增长6.5%、6.3%和1%。全市参保离退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人数为0.7万人,社会化发放率100%。全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4172.92万元,其中征缴收入13883.15万元,支出11212.19万元。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7524.29万元。

 

    年末全市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4.37万人(含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比上年末增加0.09万人。全年共有257名参保农民领取了养老保险金。全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30万元,支出55万元,年末累计结存945.5万元。

 

    (二)医疗保险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0.5万人,其中在职人员30.1万人、退休人员10.4万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3.3万人、1.1万人和2.2万人,增长8.9%、3.8%和26.8%。2007年全市医疗保险基金收入3163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156万元,增长41%;支出1973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年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4387万元,其中统筹基金结存25134万元,个人帐户积累19253万元。

 

    (三)失业保险

 

    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32.3 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万人,增长10.03%。2007年全市共为1.22万名失业人员提供了不同时限的失业保险待遇,比上年减少0.43万人。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0.64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0.3万人。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8723.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42.5万元,增长27%;支出5735.8万元,比上年减少1134.7万元,其中发放失业保险金3032.2万元。年末全市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9405.8万元。

 

    (四)工伤保险

    

    年末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26.8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4.2万人,增长18.5%。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0.15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978.4万元,其中征缴收入2533.4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1279.8万元和1010.5万元,增长75%和66%;支出1704.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年末全市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285.2万元。

 

    (五)生育保险

 

    年末全市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5.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5.8万人,增长62%。全年有0.12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同期增加0.07万人次。年末全市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03万元。

 

    (六)基金监督

 

    年内组织了全市五项社保基金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协助审计部门完成了对全省五项社保基金、农保基金和三项专项资金的审计。通过检查、审计,大部分违规使用的基金、资金得到纠正,各项社保基金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三、工资分配与劳动关系

 

    全省通过发布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企业工资指导价位及推行集体协商制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引导企业合理增加职工工资收入。2007年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8192元,比上年增长19.9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82%。其中国有单位17868元,城镇集体单位10532元,其他单位2187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5%、30.5%和20.3%。

 

    四、劳动争议与仲裁

 

    2007年,全市新设立劳动争议仲裁院2家。全年各级仲裁机构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34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其中立案处理334件,涉及劳动者0.07万人;集体争议案件13起,涉及职工0.03万人。全市全年劳动争议结案334件,结案率为100%。

 

    全市接待来信来访1352批件次,涉及职工0.39万人。其中群体访7批,涉及职工0.05万人。全市各级劳动保障争议信访部门处理信访书面答复、复查、复核事项共195件。

 

    五、劳动保障法制与监察

 

    2007年,全市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6件、行政诉讼案件26件。行政复议案件审结36件,维持35件,维持率97%;行政诉讼案件审结26件,维持25件,维持率96%。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22个,共配备专职监察员178人。全年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2850户,对2850户用人单位进行了年度审查,接受群众投诉举报案件617件,责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3.07万份,为3.29万人补发拖欠工资1735万元,督促补交社会保险费482.84万元。

 

    全市进一步强化劳动合同管理,组织开展了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劳动合同 "签约行动" ,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

 

 

    六、金保工程建设

 

    2007年,全市金保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保险核心平台本地化实施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市本级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业务完成了数据转换工作,并正式上线运行。市企业养老保险监测数据库建设基本建立,参保人员入库人数达到31.2万人;失业保险监测数已覆盖市本级,入库人数达到0.3万人。完成了全市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建设,开通了12333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