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邢台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23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18-01-15      发布机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3     字体:[  ]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主题分类:商贸、海关、旅游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B)
邢旅建议字﹝2017﹞第3号
 
对邢台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第230号建议的答复
 
孙保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 "关于加大对平原县旅游业支持力度" 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十三五" 期间,立足于邢台市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为促进我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我委谋划了邢台市一城支撑、两带隆起的 "一城两翼" 的旅游产业发展大格局,着力推进中心城区、西翼百里太行生态旅游发展带和东翼沿高速乡村旅游发展带建设。为解决目前我市旅游业发展中 "西热东凉" 的问题,实现旅游大跨越、大发展,现提出以下办理意见:
一、加快推进东部平原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休闲农业项目建设。依托区内的广阔田园环境,以华北平原农耕文化为底蕴,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积极培育休闲农园、采摘园、乡村嘉年华、乡村民宿、农业研学教育基地、特色小镇、国家农业公园等业态,重点推进巨鹿双万亩生态旅游观光园、老漳河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区、南和农业嘉年华、隆尧滏阳河休闲农业带、任县现代休闲农业园区群、柏乡汉牡丹文化小镇、威县秀水庄园、宁晋工笔画旅游小镇、巨鹿柳洼风情小镇、金玉庄园艺小镇等一批项目逐渐向国家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规范化方向发展。二是积极推进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围绕观音故里文化、梅花拳文化、金瓶梅文化、普彤寺佛教文化、光武中兴文化、尧山文化、巨鹿宋城文化、僧一行文化、大运河文化、工笔画工艺文化等品牌文化,积极谋划大项目、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文化品牌向旅游品牌尽快转变。三是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绿道建设。利用乡村大环境,建设乡村绿道网,积极谋划乡村马拉松、自行车运动会等特色节庆活动,配套完善自驾车服务设施,打造美丽田园自驾联盟。
二、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
为扎实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工作开展,按照省旅游委实施 "232" 创建工程,遴选一批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工作要求,规范完善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创建工作,经我委按照创建考核指标和要求实地考察评估后,向省旅游委推荐了巨鹿县、柏乡县、威县等6个旅游重点县申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下一步,我委将督导该6个县按照全域旅游考核指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争取通过省旅游委复审,正式被评定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县域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组织落实优惠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31号、62号文件,按照《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和国务院各部委、省政府出台的措施办法,制定出台一套我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加大对东部平原县旅游业发展力度。一是土地利用政策。今年国务院、省政府规定,按照土地差别化管理要求,优先供给旅游建设用地,并鼓励支持农村经济组织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办旅游企业,建设旅游项目。二是融资贷款政策。支持符合条件旅游企业上市,通过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债务融资工具,支持旅游企业融资。指导协调金融机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信贷支持。创新投融资体制,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产业,鼓励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东部平原地区旅游人才培训
一是实施旅游人才 "百千万" 工程。与京津冀旅游高等院校、省市旅游培训中心开展合作,定期对全市的旅游系统领导干部和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升东部平原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二是成立邢台市旅游人才智库。聘请京津冀著名旅游院校和科研单位学者、旅游城市旅游主管领导、旅游企业骨干以及旅游民间智库专家,担任邢台市的咨询顾问,定期组织举办一系列旅游培训班和研讨会。三是强化旅游人才引进战略。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引进一批旅游管理、旅游投融资、旅游项目运营、旅游大数据运作等旅游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及紧缺型人才,协助旅游企业引进星级酒店和旅游景区职业经理人,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市场意识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2017年7月24日
 
 
 
 
 
 
 
 
 
 
 
 
 
领导签发:戴书军
联系人及电话:薛京和 5212000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