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邢台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524号提案的并案答复

发布时间: 2018-01-15      发布机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23     字体:[  ]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主题分类:商贸、海关、旅游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B)
邢旅提案字﹝2017﹞第14号
 
对政协邢台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第524号提案的并案答复
 
张静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 "我市发展旅游事业的几点建议" 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邢台市旅游业发展迅猛,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多种门类的旅游体系,具有较强的旅游接待能力。截止2016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109.22万人次,同比增长22.89%,实现旅游总收入181.60亿元,同比增长29.45%,综合效益更加突显。目前我市共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32家,省以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4家,旅行社50家,星级宾馆26家,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基本齐全。尽管我市旅游业发展较快,在全市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客观的看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与国家产业发展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下一步我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对旅游业的认识。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旅游发展新形势,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坚定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和信心,用上级精神统一认识,形成旅游发展新理念,推动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跨越式发展。
(二)搞好顶层设计。当前,旅游业发展已进入新的时期,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为适应旅游市场,结合我市资源,着眼当前,立足长远,按照 "可知、可达、可享、可再" 的标准,搞好旅游发展顶层设计。一是聘请旅游大家担任顾问,把诊号脉,谋篇布局,为邢台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二是聘请一流规划公司提升完善旅游规划,整合资源,打造品牌,谋划推进一批旅游产业集群建设;三是指导重点旅游县(市、区)和重点建设项目,做好旅游开发规划,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品位的精品旅游景区。
(三)抓好历史文化名村等的建设规划和扶持。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乡村旅游业发展,依托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和古村落旅游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全力创建 "旅游+扶贫" 新模式。目前,我市乡村旅游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家庭投入型,农民以自家原有的住房进行简单的改造,利用自家积蓄的资金投入基础建设,以家族成员为主要服务人员以小户家庭经营为主。大户支持型,如广宗的大平台村,县政府在05通过当地劳动局对村民进行文化技术培训,支持当地群众发展 "农家乐" 旅社会投资型,如沙河市朱庄村,利用银行贷款投资了100多万进行朱庄水域的开发,建设了一个融农业种植、科技示范、生态观光、休闲垂钓等为一体的 "农家乐" 旅游接待基地。在空间结构上有三大板块,也就是 "一环两区" ,即:环中心城区乡村旅游发展板块、西部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板块、东部平原乡村旅游发展板块。一是以邢台市区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区周边农业采摘、生态观光、特色小吃、农家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二是以邢台县、临城、内丘、沙河4个重点旅游县(市)为主,以4A级景区为依托,重点挖掘周边村庄自然人文资源,带动乡村旅游建设。三是东部县(市)以发展民俗文化、休闲农业、旅游购物为主要内容,加强该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去年以来,我市重点推出4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即:九龙峡--前南峪--英谈古寨;丰乐园--岐山湖会展中心--绿岭核桃生态园--富岗生态观光园;王硇--北武当山--秦王湖--恒利庄园;东留鄯固--清河濮院羊绒城--清凉江生态园--巨鹿双万亩生态观光园。
 
 
                       2017年8月5日
 
 
 
 
 
 
 
 
 
 
 
 
 
 
 
 
 
 
 
 
 
 
 
领导签发:戴书军
联系人及电话:薛京和 5212000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