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邢台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83、84号建议的并案答复

发布时间: 2018-01-24      发布机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5     字体:[  ]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B
邢发改建议字〔2017〕第 2 号
 
对邢台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第83、84号建议的并案答复
 
范英超、卜晓红代表:
你们提出的 "发展特色小镇,推动经济发展" 、 "关于邢台建设特色小镇的建议" 收悉,现答复如下:
    特色小镇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科技元素、文化内涵、生态特色、旅游业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呈现产业发展 "特而精" 、功能集成 "聚而合" 、建设形态 "小而美" 、运作机制 "活而新" 的鲜明特征。根据《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和《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全省首批特色小镇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2016年我委组织各县(市、区)开展特色小镇申报工作,通过对21个县(市、区)申报的特色小镇认真研究,共筛选申报了10个县的17个特色小镇。经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审定后,确定我市清河县时尚羊绒小镇和宁晋县小河庄电缆小镇纳入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广宗县自行车风情小镇、内丘县太行山苹果小镇、邢台县路罗旅游康养小镇、宁晋县农机小镇、柏乡县牡丹小镇列入首批特色小镇培育类名单。发掘赵氏孤儿藏匿地,开发历史赵氏孤儿旅游小镇是我们计划之列,在今后上报时我们会重点考虑。
一、特色小镇相关扶持举措
按照规划引领、产业定位、有效投资等要求对特色小镇在土地、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一)加强用地保障。支持建设特色小镇的县(市、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连片特困地区和片区内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优先保障农民安置和生产发展用地的前提下,可将部分节余指标用于特色小镇。在全市农村全面开展 "两改一清一拆" (改造城中村和永久保留村,改造危旧住宅,清垃圾杂物、庭院和残垣断壁,拆除违章建筑等)行动,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土地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指标库,供需双方在市级平台对接交易,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二)强化财政扶持。积极争取和落实省对特色小镇的资金支持政策,对符合中心村申报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按照全省中心村建设示范点奖补标准给予重点支持,并纳入中心村建设示范点管理。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做为特色小镇专项资金,支持各县(市、区)设立特色小镇创建资金。各市级部门牵头管理的现有各类专项资金(除有明确用途和性质等限制的以外)优先向特色小镇倾斜。
(三)加大金融支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探索产业基金、私募股权、PPP等融资路径,拓宽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在特色小镇组建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到特色小镇增设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加大对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探索开展投贷联动业务。鼓励保险机构通过债券、投资基金、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方式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投资。加强特色小镇项目谋划,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沟通对接,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低息贷款支持。
(四)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统筹谋划。积极支持特色小镇完善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内部路网,打通外部交通连廊,提高特色小镇的通达性和便利性。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供水设施建设,实现特色小镇供水管网、污水管网和垃圾收运系统全覆盖。完善电力、燃气设施,推进集中供气、集中供热或新能源供热。加大特色小镇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网络提速降费,提高宽带普及率,加快实现WIFI全覆盖。加强特色小镇道路绿化、生态隔离带、绿道绿廊和片林建设,构建 "山水林田湖共同体" 系统生态格局。合理配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特色小镇公共服务体系。
(五)支持试点示范。把特色小镇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国家和省相关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国家和省相关改革试点政策,特色小镇优先实施;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先试。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7年,我委将按照省工作要求和我市工作安排部署,继续争跑省级特色小镇申报工作,争取创建成功10个省级特色小镇。并积极向省争取在土地、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2017年6月8日
 
 
 
 
 
 
 
领导签发:赵昌晶 
联系人及电话:王志军/3288059
抄  送:市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