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邢台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19-05-28 发布机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11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主题分类:其他
按照市政府领导批示精神,我委对《关于加快邢台发展的几点建议》(邢台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号提案)答复如下:
为了更好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您委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刻剖析,提出一些发展新思路,一是抓好顶层设计,推动经济发展;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三是大力发展邢东新区;四是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我委认为措施针对性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方,也与我市正在实施的许多举措不谋而合。
一、做好顶层设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市出台了《邢台市关于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多方面,多举措来加快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是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坚决落实钢铁去产能工作方案,严格执行环保、能耗、水耗、质量、技术、安全等法规标准,运用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等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保优压劣,扶强汰弱,持续推进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去产能。加快推进中钢邢机新厂区一期工程建设,力争2020年底完工。实施钢铁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制定钢铁生产全流程“两化融合”解决方案。积极推进邢钢搬迁升级改造。二是大力培育新动能。着力补短板,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持续落实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努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创新、商务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多领域互动、多要素联动的创新生态体系。推进我市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全面振兴“两汽一拖”,御捷长城新能源汽车下线,红星汽车、长征汽车、北汽隆威汽车实现批量生产,邢台一拖产能、产量及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二)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目标,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双创双服”活动,强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放管服”改革、“两不见面”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为市场主体“松绑”,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清理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税费成本。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增强企业诚信和契约意识,提升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的信心。二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理顺金融监管体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通过“监控+预警+处置”多部门有效联动,切实做好防范和打击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有效防控地方债务风险,统筹做好存量化解和增量控制;进一步规范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行为。有效防控安全生产风险,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持续开展营商环境问题整治,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三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坚持“两个不能”工作导向,紧紧扭住项目建设不放松,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周周促”、月通报、季“擂台赛”、半年观摩拉练和重大项目领导分包等制度,全力推进高质量投资和项目建设。
三、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
为优化邢台市产业布局及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市制定了《邢台市主导产业及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方案》,初步确定了“3+1+N”产业体系:“3”,就是重点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健康食品、新材料三大优势主导产业。“1”,就是着力培育发展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N”就是壮大提升若干县域特色产业。
先进装备制造,有规上企业556家,主营业务收入542.5亿元,税收21.8亿元,是我市第一支柱产业。中钢邢机连续12年产销量世界第1,研发的核燃料储存装置填补国内空白,预计5月份量产;远大集团的水利阀门、博路天宝的石油钻采等特种装备全国领先。我们将继续瞄准做专做特,努力建设华北地区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
健康食品,拥有企业300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327.9亿元,税收5.1亿元。已建成光明集团全球单体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玉锋集团全球最大的维生素B12生产基地、金沙河集团全球最大的挂面生产基地、今麦郎全国知名的方便面生产基地。我们将依托龙头企业,突出扩规提质,强化品牌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级食品产业平台,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50亿元。
新材料,产值86亿元,税收2.2亿元,虽然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不错。军民融合企业中航上大致力打造国家关键战略材料保障基地;金后盾滚塑装备填补军用空投装备空白;中科鑫宝建设聚苯醚(PPO)原粉基地,打破外国市场垄断。我们将加快新材料发展步伐,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全省重要的先进结构和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0亿元。
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规上企业9家,产值102.7亿元,税收8.2亿元,代表企业晶龙集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产能全球第一;汽车整车生产企业3家,产值10.6亿元,税收1亿元,代表企业领途汽车、多氟多红星都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下一步,努力打造华北重要的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达到80亿元。
以主导产业为依托,拉大产业链条,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目前,我市主营业务收入超5亿元的产业集群已达43个,其中超百亿元集群10个。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突出科技创新、标准引领、工业设计、品牌建设,努力提升质量,加快优化升级,重点抓了清河羊绒、清河汽车及零部件、宁晋输配电装备制造、宁晋农机及配件、平(乡)广(宗)自行车、临西精密轴承、任县先进装备制造、沙河功能玻璃、南和宠物食品、隆尧食品、宁晋纺织服装、宁晋食品、南宫精品羊绒服装服饰、巨鹿机件加工、邢台县装备制造15大产业集群。
四、举全市之力,打造邢东新区
邢东新区位于邢台市主城区东部,规划控制范围约370平方公里,核心区控制范围约58平方公里。是河北省政府批准的省级战略发展平台,已列入河北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又将邢东新区明确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邢东新区功能定位是转型升级及产城融合示范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和新兴业态孵化基地。目前,邢东新区已完成《邢东新区总体规划》、《邢东新区核心区总体规划》、《邢东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的编制工作,核减耕地保有量40000亩,核减基本农田29800亩,追加新增建设用地规模19850亩,实现了核心区基本农田全部核减、建设区域用地规模全部覆盖。2017年以来共完成土地征租11461亩,确保了中央生态公园、振兴一路、河盛大街、规划展馆、邢台中学、大吕片区和辛兴铺片区两个棚改、华夏产业园和东旭产业园等重点项目顺利开展。目前,新区建设全面提速,基础设施全面展开,生态建设全面升级,产业项目不断入驻,展现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五、努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2019年,出台了《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做优小麦产业、做深玉米产业、做细油料产业、做强乳品产业、做精肉类产业、做特果蔬产业、做大主食产业、做好育种产业、做好中药材及其他产业九大发展重点。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税支持、创新金融服务、强化用地保障、营造良好环境、严格督导考核六方面支持做大做强。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4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10家。
下一步,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改造提升的重点,筛选和包装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的招商入库项目,突出重点,强力招商。一是利用各种农展会、经贸洽谈会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推介宣传邢台农业进行招商。二是有针对性地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进行招商,突出承接京津农业产业转移这一重点。力争年内在长三角或珠三角地区举办一次邢台市现代农业发展推介会。三是督促引导县市区有关部门主动到外地招商引资。实施专业小分队招商、载体招商、以商招商等策略,提高招商的质量和效率。
邢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