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邢台市十三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541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时间: 2021-06-04 发布机构: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75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主题分类:民政、扶贫、救灾
民进邢台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有效预防和化解物业纠纷的建议”收悉,现结合民政部门职责,答复如下: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住宅小区不断增多,物业管理矛盾和问题也随之突显。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幸福指数。为聚焦民众关切,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和居民群众满意度,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2019年起,我市启动了理顺物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工作,着力破解物业管理难题,有效预防和化解物业矛盾纠纷。
一、出台了方案,厘清了职责
2020年1月3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理顺物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的实施方案》(邢办〔2020〕1号,以下简称《方案》),按照属地政府负责、民政部门牵总、有关部门配合的原则,厘清了各部门在理顺物业管理体制机制中的职责,形成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按照方案要求,各县(市、区)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设施建设、财力投入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完善机制、制定措施、落实责任,统筹推进社区治理各项工作。组织部门负责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在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中成立党支部,组织党员积极参选业委会和物委会成员。民政部门负责将物委会、业委会统筹管理纳入社区治理,做好相关政策研究、工作指导和协调服务;指导社区组建物委会,发挥协调监督作用,深化社区协商共治;指导在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依托居委会实行自治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对违反《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的依法进行处理(处罚)。公安机关负责做好派出所警力下沉到社区,大力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协助做好社区治理工作。司法部门负责引导和帮助群众用法律手段解决社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矛盾纠纷。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搞好协作配合,共同推动社区治理服务创新。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
二、完成了试点任务,进行了全面推广
2020年上半年,我们按照“一体部署、重点培养、全面推进、总结提升”的原则,在全面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确定社区治理基础较好的信都区为我市试点,先行先试。同时,为尽快抓出成效,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住建局、公安局等部门经常不断地深入督导,推进试点工作。信都区积极探索,在组织、队伍、阵地、机制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健全了各类社区组织,建立了物业管理体系,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六位一体”的城市社区治理格局,按期圆满完成了我市试点工作任务,为全市乃至全省推广摸出了经验、趟出了路子。2020年6月中旬起,我们按照“由点到面、提质扩面”的原则,通过文件、会议、考核、督导等形式,从襄都区、开发区开始,逐步向全市全面推广信都区经验,在全市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六位一体”统筹协调机制建设。
目前,我市城市社区已基本建立了“六位一体”统筹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各类组织。针对疫情防控需要,我们自2020年起,加快推进城镇新建住宅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建工作。隆尧县、柏乡县等县及信都区南石门镇等积极推进,新设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共计41个,填补了这些县(区)及重点乡镇没有城市社区的历史空白,消灭了社区管理服务的盲区,实现了社区管理服务全覆盖;同时,宁晋县、内丘县等县对14个社区进行了提档升级,延伸了社区管理服务触角;推选了楼门长12927名。全市共建成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15家,其中市直1家,县(市、区)14家,调解员62名,其中专职调解员15名,兼职调解员47名。二是建立健全了物业管理体系。组建了乡镇(街道)、社区两级物委会,为社区配备了物管员,建立了处理物业矛盾纠纷的“议题收集—确定议题—会议协商—执行决策—监督反馈—居民评价”“六步议事法”。三是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对业委会成立流程,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建设,物业监督管理办公室、物管员工作职责,楼门长队伍建设,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等进行规范,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四是探索建立了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楼门长和综合服务站“六位一体”的城市社区治理体制。信都区守敬社区在社区“六位一体”基础上探索创新,形成党组织当好“主心骨”、居委会当好“管家婆”、业委会当好“操盘手”、物业服务企业当好“服务员”、楼门长当好“助推器”、综合服务站当好“服务部”的“六位一体”、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机制,实现了居住环境由“脏乱”到“整洁”、居民安全感由“担心”到“放心”、小区管理由“无序”到“规范”、社区事务由“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居民对社区事务由“观望”到“参与”的五大转变。信都区宏信社区成立了社区老旧小区管理服务站,对17个老旧小区实行专项管理,实现了各项基础服务有序管理,环境卫生、小区车位线、粉刷楼体事事有人管。襄都区顺德北社区建成已有20余年的供电东院小区,因“三供一业”移交(国企将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及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物业公司撤出之后小区的公共管理服务一度陷入瘫痪,生活垃圾外溢情况严重,蚊蝇到处都是,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理顺物业管理体制机制后,业委会选聘了新的物业服务企业,该小区也由原来的“脏、乱、差”变为“洁、净、美”。家属院里的刘阿姨对此颇有感触:“我家的小外孙就因为咱们的家属院环境不好,有好几个月都不愿意来看我。现在环境好了,小外孙也愿意过来串门了。”
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市继续深入推进理顺物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