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邢台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第27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6-08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98     字体:[  ]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对邢台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次会议第270号建议的答复

 

王树伟代表:

您提出的加强政府与农村信用社‘政银合作’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按照您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迅速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了沟通联系,研究提出支持措施。

一、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为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组织引导农信系统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债券支持。经多方协调,全省安排支持农信机构专项债券11亿元,全部用于我市,将有利支持农信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正积极与相关属地政府、财政局沟通,争取尽快开立专用账户、签订协议,推动资金尽快拨付到位。

二、加强信息“双推送”工作

我局积极与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等部门沟通对接,


梳理全市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融资需求,包括2085家规上工业企业、限上零售业、重点外贸企业、省市重点项目、重点上市企业等五类企业,193项重点技改项目,44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435家农业龙头企业名单及融资需求,及时推送至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组织开展走访对接活动。同时,梳理汇总各项金融惠企政策及各金融机构特色产品,辑印成册,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打通政策到企“最后一公里”,帮助银企实现双赢发展。

三、加强政银企对接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要求,分条线、分领域组织召开多形式银企对接活动,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大规模银企对接会,积极邀请全市农信系统与省市重点项目、乡村振兴重点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现场对接交流,促成合作意向。同时,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协调域内重点企业与农信系统对接,将优质企业推送至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四、加强银企对接平台建设

创新“邢易融”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银企对接平台建设,通过整合人社、公积金、水业、税务等涉企信息,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多维度精准画像。同时,协调各金融机构入驻,及时发布特色信贷产品,为银企双方打造“一站式金融超市”,着力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金融机构尽调成本,提高信贷投放效率。目前已入驻633家银行及分支机构,公开发布206款特色产品,注册企业达到11495家。695家企业通过平台获得授信44.74亿元。

下一步,我局将联合市人行、邢台银保监分局,积极指导全市农信系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线,努力营造金融机构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良性金融生态环境,帮助农信系统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牢牢树立品牌意识,规范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对全市农信系统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金融云课堂”,积极邀请全市农信系统针对金融支持政策、特色信贷产品,定期向全市乡村振兴重点企业、县域特色产业推广介绍,加强企业对农信系统的深入了解,提升企业金融素养,促进银企合作共赢。

二是引导全市农信系统回归本源。积极引导农信系统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农业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做好企业走访帮扶,创新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用足用好国家专项补充资本支持资金,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与省农联社的沟通联系,争取政策支持,助力改革发展。

三是引导全市金融系统守业创新。积极引导农信系统创新服务方式和产品,积极开发推广针对“三农”、中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贷”“供应链贷”“产业贷”“农业综合抵押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及时推送至“邢易融”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同时,推动贷款利率改革,贯彻落实各项减费让利政策,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邢台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