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邢台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4-20 发布机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浏览次数:28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张振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双代’工程后期管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取暖方式方面
2017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双代办工作要求,全力推进我市农村清洁取暖工作。在农村“双代”改造初期,我市按照省双代办确定推广的“双代”改造方式,组织实施了部分直热式、蓄热式、聚能式等取暖方式的改造,并组织开展了部分石墨烯和醇基燃料等试点。通过近年来的清洁取暖实践证明,这些改造方式存在取暖效果差、运行成本高、取暖面积不能满足基本需求的问题,且质保期将陆续到期或设备寿命即将到期。为确保群众安全、清洁取暖,防止散煤复燃,我办制定印发了《邢台市农村“双代”运行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对历年农村双代工程有关问题整改提升的通知》等文件,督促各县(市、区)组织各乡镇、相关部门及企业抓紧开展“双代”设备取暖情况摸排,梳理统计本区域内“双代”取暖设备品牌、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保期限,涉及乡镇、村及安装数量等情况,根据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双碳”和绿色发展要求,研究制定“双代”采暖设备更新升级规划,对寿命到期,或不符合取暖、环保要求,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取暖设备有序组织更新替换,或通过重新设计、加装设备,或更换零部件的方式对原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大力推广使用安全、节能、高效、环保的取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确保群众用得好、用得安全、用得满意。
二、关于强化设备运营维保方面
为规范农村“双代”设备售后服务,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群众用得安全、用得满意,我办制定出台了《邢台市农村地区气代煤电代煤设备售后服务网点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和《关于建立气代煤电代煤设备质保过期后维修保养服务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气代煤电代煤取暖设备质保期内的,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探索实行集中售后服务新模式,中标企业可委托第三方专业维修服务公司提供有偿服务;对气代煤电代煤取暖设备质保过期后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标引进第三方专业维修公司或整合辖区已有采暖设备厂家的售后服务公司,负责农村气代煤电代煤等清洁取暖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维修和保养,以及用户安全培训、壁挂炉清洗和用气房间安全隐患排查等,确保农村双代采暖设备质保期过后维修保养的连续性。同时承担“双代”维保的第三方维修服务公司,均建立了专业的维保服务队伍,配备维修工具和车辆,开发建设“双代”维保服务云端平台,将用户信息、工单管理、技能管理、要素管理、统筹派单、远端监控、安全监测等功能于一体,进而实现快捷服务、迅速处置、安全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双代”售后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关于确保气电能源供应方面
为确保“双代”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我办制定印发了《邢台市农村“双代”运行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会同发改部门通过定期召开调度会议、不间断开展督导检查,督促各县(市、区)严格落实保暖保供属地责任,切实抓好燃气、电力和洁净煤安全稳定供应,精准预测采暖季用气需求,按照省定标准足量签订管道气合同,保证天然气稳定供应;督促域内燃气企业在采暖季前完成管网末端区域LNG应急供气装置增设或检修,同时加大LNG储备力度,确保储气设施动态满储,保证局部地区气压不稳时能够及时完成应急气源注入保压;压实调峰责任,及时对重点和特殊时段用气紧张地区进行灵活调剂,严格执行“迎峰度冬”应急预案。督导电力企业要加强电网及电力设施巡查检查,强化电网运行实时监测,确保气代煤用户电力稳定供应;同时加强洁净煤应急兜底保供,确保不让一户群众受冻。
四、关于加强财政资金支持方面
一是完善农村“双代”运行补贴政策。研究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冬季清洁取暖运行补助长效机制》,将现行省、市清洁取暖运行补助政策由5年调整为9年,其中前3年按照取暖季用电、用气补助0.12元/千瓦时、0.8元/立方米标准执行,第4-6年退坡至50%,第7-9年退坡至25%,电代煤用户每年最高补助电量10000千瓦时、气代煤用户每年最高补助气量1200立方米,每年取暖季结束后根据农户用量据实结算。二是及时发放运行补贴资金。在采暖季结束后,及时组织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及企业,按照规定流程迅速开展采暖季用气(电)量统计、公示、审核、审批等工作。在完成“双代”补助发放前期准备各项工作后,按要求及时完成运行补贴兑付,原则上在采暖季结束后3个月内必须将运行补贴发放到户。三是推进农村“双代”补助资金清欠工作。我办制定印发了《邢台市“双代”补助清欠工作实施方案》,督促各县(市、区)抓紧措施资金,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补助资金按照政策兑现到位,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感谢您对我市双代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市双代办将认真采纳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村“双代”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农村清洁取暖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2022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