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教育局对政协邢台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第2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3-06-08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117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主题分类:科技、教育
崔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中小学思政课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市教育局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综合育人功能,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中小学生的血脉之中。
一、强化课程育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
(一)红色文化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程。全市中小学严格执行国家思政课设置计划,开齐开足思政课。统筹用好国家中小学思政课统编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等,充分利用思政课教材中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内容,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在思政课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案例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采用图片、音频、视频、影像等直观方式,提升红色文化教学效果。充分挖掘我市“红色根脉”教育资源,编写《红土红韵》(南宫)、《红色记忆》(信都)等学生读本,进一步拓展丰富了思政课内涵,以优秀校本读本推动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教育落地生根。
(二)红色文化教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深入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打造学校红色文化景观、长廊、活动区域、红色书柜,建设学讲话学党史文化墙,用“红色根脉”资源抹亮校园底色。邀请老党员、老军人、老干部等来学校讲红色故事,组织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红歌赛”传唱红色经典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体验中实现道德审美认知的提升。
二、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教育“点亮”大中小学思政课
(一)加强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共建一批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目前,我市共建有包括抗大、李保国先进事迹馆、董振堂事迹陈列馆、冀南革命纪念馆、冀南区烈士陵园、吕玉兰纪念馆等19家省级、49家市级劳动和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让思政课从“室内”延伸到了“室外”,广泛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教育。
(二)广泛开展红色实践教育。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广泛开展红色实践教育。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党的光辉照我心 清明网上祭英烈”“学党史 祭英烈 践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网上祭英烈”等清明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利用升国旗仪式、主题班队会、书法绘画、演讲、征文、合唱比赛、观影、“学剪纸 知党史”、特色团体操、主题宣讲、教师摄影大赛、红色基地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等活动,引导全市广大中小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三、建设邢台市高中思政学科研究中心,推进邢台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022年8月,在邢台三中建立了邢台市高中思政学科研究中心,积极发挥协作、引领作用,开展了多项专题备考活动。2022年9月,召开邢台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第一次集体备课会。这是河北省在6月批准的邢台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的集体备课中心,依托两个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建思政教育平台,带动邢台市大中小学思政备课,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做好这些典型做法的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工作,重点在深化课程育人、注重实践育人、推动活动育人、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促改革、抓实效,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引导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