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邢台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第9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6-07 发布机构: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181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贾长虹代表:
您提出的“以数字化提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于进一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抓好落实。现结合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工作部署,坚持协调推进、部门联动,出台政策文件、推进试点工作、征集典型案例、形成应用推广,积极探索具有邢台特色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健全数字乡村统筹发展体系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数字乡村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将数字乡村试点评估工作纳入市委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召开市委网信委会议,对推进全市数字乡村发展、抓好试点示范提出明确要求,在全市层面上大力推动。二是坚持统筹联动。市委网信办牵头建立数字乡村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制定了《2023年邢台市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定期召开重点职能部门联席会议,组织对试点建设情况进行实地督导调研,召开全市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以点带面、加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全面开展。三是坚持全面宣传。在市内重点新闻网站开设专栏,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等媒体平台作用,及时发布和宣传推广数字乡村工作典型经验做法。积极向上级主流媒体推送,《数字赋能,推动乡村“智治”扬帆远航》等10余篇典型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内主流媒体报道。
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一是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升级。全市行政村实现光纤宽带通达、4G移动网络信号100%全覆盖,建成5G基站3169个,广电网络骨干网传输交换带宽达到1000G以上。全市县城骨干网络、终端设备设施全面支持IPv6。二是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全市共建社会保障卡服务大厅和社银网点523个,乡镇村按需分配人社基层平台账号,覆盖率达100%。建设裕农通服务点3702个,布放3049台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互动大屏机。三是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农业。着力提升农业生产、储藏、加工等各环节数字化水平,以农机等设施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升级。11个县(市区)实施省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打造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区2个,建立临西县高标准全程机械化“千亩方”示范基地,宁晋县智能农机制造产业集群实现全链条发展。
三、数字经济发展助农增收
一是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聘请培训机构对农业经营主体和创业就业农民开展电商运营操作等方面培训,指导隆尧县选定110家益农信息社信息员强化培训,小孟甜瓜、梅庄苹果、隆尧香梨种植面积已经具有2万亩的种植规模,联农带农效果明显。二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态势良好。依托343个电商村,积极打造县乡村电商服务站三级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8个,县级电商仓储物流中心18个,乡级电商配送中心44个,实现全市行政村电子商务全覆盖。今年全市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331.71亿元,居全省第一位。三是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壮大。建设智慧文旅平台,推进旅游服务设施数字化升级,搭建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旅游区域合作发展平台,充分发挥文博会等大型活动对推动“旅游+”的平台聚合作用。邢台登山采摘乡村休闲之旅入选2023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德龙钢铁文化园获得“河北省智慧景区示范点”荣誉称号,信都区英谈村等9个乡村入选2023年河北省美丽休闲乡村。
四、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便利邢”APP上线17种场景248项应用,使村民通过手机即可享受社会保障、生活缴费等服务。汇聚农村公共区域视频资源2万余路,农村道路交通视频建设基本实现1个/15公里。强化人居环境数字化监管,启用无人机巡查,建立立体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模式,累计下发整改问题107期。依托GIS、物联网、大数据可视化等信息手段,建立健全农村厕所长效管护监管平台,提升厕改数字化管护水平。
五、信息惠民服务取得实效
一是基层远程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积极推进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汇聚数据超20.66亿条。加快推进远程诊室建设,173家乡镇卫生院、38所村卫生室实现远程诊疗。二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全市各县(市、区)累计投资超过2.2亿元,建设“双师课堂”授课端811个,接收端836个,录播教室43个,装备一体机3900套,新装备一批智慧教室、管理平台等相关设施设备。三是农村金融环境不断改善。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专员”活动,收集信贷需求4980个,成功办理贷款3143笔,累计发放贷款12.362亿元。快推进裕农通APP注册推广,已有64万户农户注册使用裕农通(河北)APP。筛选有融资需求的经营主体名单166个,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334.87亿元,同比增长20.5%。
六、深化示范引领促提升
指导南和、威县顺利通过国家级、省级数字乡村试点评估,市级20个试点完成自评估工作,南和区试点排名全省第2,“巨好办”平台连续两届亮相数字中国成果展。打造威县乡村振兴数字贸易品创园,威县国家级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顺利推进。清河县“数字化赋能智慧园区建设”荣获全省社会治理类·十佳应用场景。巨鹿县“河北润农中国·巨鹿金银花全产业链发展中心项目”“冀中南智慧物流(邢台)产业园项目”入选省重点项目。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强化统筹协调。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健全长效沟通机制,加强部门联动,推动数字乡村工作政策协同、资源整合和工作对接。定期研究推进举措、相关政策,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各部门分工职责和任务要求,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任务真正落地见效。
(二)推进重点任务。聚焦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数字资源要素配置、激发乡村网络文化发展活力等工作重点,有力有序稳步推进,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实现数字乡村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突出地域特色。立足邢台实际,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在特色产业及乡村新业态、乡村旅游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积极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第二批国家试点申报工作,以建设“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为重点,深化国家级、省级、市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培育具有邢台地域特色的数字乡村应用场景,以数字乡村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