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公开年报
事项清单 权责清单 互动咨询
邢台市司法局对政协邢台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24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5-28 发布机构: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15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主题分类:公安、安全、司法
民建邢台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始终将农村干部群众作为普法重点对象,全面深化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与精准化法律服务供给,创新开展多种多样的法律活动,累计培养“法律明白人”2万余人,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7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47个,县级以上法治文化阵地221个。有力推动了基层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的培养和法治观念向实践能力的深度转化。今后,我们将结合以下工作继续纵深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一是提升农村干部群众法治素养。以行政村为单位,优先从村干部、家庭农场主、农资经营人员中遴选示范户,围绕农村土地纠纷、假劣农资等开展针对性法治培训,利用重要事件节点,组织学法用法示范户积极投入普法宣传,发挥学法用法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坚持在提升素质强化能力上下功夫。全面落实人民调解员培训制度,常态化组织开展调解理论和实务学习,提升调解能力和素质。坚持“线上+”培训模式,依托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调解平台,开展在线调解实务培训。深化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开展各类培训讲座,构建起培养机制规范、队伍结构合理、作用发挥明显的工作体系。
二是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惠农利民政策,坚持普法与执法相结合、执法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利用执法检查、工作指导、技术服务等机会,深入生产经营一线,面对面向企业主体、农民群众宣传讲解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案例阐释法律规定,引导他们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学法守法,依法生产经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客户端、头条资讯号、抖音短视频等数字媒介载体,积极组织开展宪法、国安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集中普法活动,利用农民丰收节、农产品展会等平台,多种形式解读宣传涉农法律法规。持续推进法治阅览室、普法宣传专栏、法治主题街区、法治文化公园、普法教育广场等基层法治文化载体构建,切实提升乡村普法工作渗透力和实效性。突出“农民群众”,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普维并举法律大餐。
三是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统筹协调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构建“集成化、多功能、全流程”的公共法律服务综合平台,为民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便民服务。有效整合律师团队、公证机构及基层司法所等专业力量,常态化开展普法教育、法律指导、纠纷调解工作,全面提升乡村法治服务效能。推进法律援助进村全覆盖,充分发挥“乡村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的桥梁纽带作用,真正打通法律援助服务乡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积极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乡村法律明白人”的专业优势,用自己的法律知识为群众答疑解惑、化解矛盾纠纷,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及申请流程,让村民知晓自身权益受侵害时如何获得援助;另一方面,依托“乡村法律明白人”熟悉村情民意的优势,协助收集群众法律援助需求,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引导申请,并配合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案件后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