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布局规划 (2016—2020 年)

发布时间: 2016-12-13      发布机构:市邮政管理局      浏览次数:287     字体:[  ]

体裁分类:专项规划                

目 录

一、现状与问题....................................... 1

(一)发展现状....................................... 1

(二)存在问题....................................... 4

(三)规划意义....................................... 4

二、指导思想、目标、原则............................. 6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6

(二)基本原则....................................... 7

三、空间布局......................................... 9

(一)七个邮政板块................................... 9

(二)三个国际邮路区域.............................. 10

(三)两级邮政节点城市.............................. 12

(四)覆盖全国的邮政普遍服务网点 .................... 13

(五)深入农村和社区的邮政普遍服务终端 .............. 13

四、重点任务........................................ 14

(一)优化网络节点布局,提高邮件处理效率 ............ 14

(二)加强邮路通道建设,提升邮政运输能力 ............ 15

(三)加快邮政口岸建设,服务跨境电子商务 ............ 16

(四)完善城镇服务体系,构建城市智慧邮政 ............ 17

(五)巩固农村邮政网络,实现邮政普惠发展 ............ 18

五、政策措施........................................ 19

(一)建立组织协调机制.............................. 19

(二)健全建设标准规范.............................. 20

(三)创新建设投资机制.............................. 20

(四)完善建设保障政策.............................. 21

(五)推动设施综合利用.............................. 21

1

 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是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是国家基

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邮政普遍服务的重要手段

和前提。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布局是体现邮政普遍服务水平

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完善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布局,根据

《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

施布局规划(2016—2020 年)》。

一、现状与问题 

(一)发展现状

2011—2015 年是我国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

大进展并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初步形成了以邮政枢纽设

施为核心,以邮政网点为基础,以运输网、信息网为依托,以

信报箱、村邮站为终端的邮政普遍服务网络,有力推动了邮政

普遍服务水平的提升。

邮政枢纽布局逐步优化。积极开展了邮政网路调整优化工

作,优化一、二级中心局的布局和功能,强化地市本地网对业

务的支撑能力,全国邮政干线通信网组织更加合理,全网通信

效率进一步提高。积极推动邮政普遍服务综合处理平台建设,

重点实施了部分中心局城市邮件综合处理和转运场地、全国信

息中心等项目建设,优化功能布局,加快邮件处理中心分拣设

2

备的更新改造。邮政枢纽设施的布局有所优化,功能得以提升。

截至 2015 年底,全国各级邮件处理中心各类散件处理量为

264.8 亿件。

城乡网点体系不断完善。在城市地区积极推进邮政服务进

社区、进商厦、进校园活动,完善邮政普遍服务城市服务网络;

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实施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程,形成“乡

乡设所”的邮政普遍服务格局。截至 2015 年底,在邮政管理部

门备案的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 53931 处,平均每一营业网点

服务人口 2.5 万人;其中邮政自办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营业场

所 39237 处,占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总数的 72.8%;开办全

部普遍服务业务的邮政营业场所 51120 处,占邮政普遍服务营

业场所总数的 94.8%。2015 年底,邮政便民服务站累计数量近

26 万个,实现了邮政网点的低成本扩张和有益补充。

“村邮户箱”设施有效改善。健全完善了以“村邮户箱”

为重点的邮政普遍服务终端设施建设,推动“村邮户箱”工程

纳入当地民生工程。截止 2015 年底,行政村村邮站达 20.8 万

个。农村地区积极推动村邮站与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有机结合,

延伸服务功能,叠加服务内容,为推进农村地区实现“直接村

村通邮”奠定坚实基础。全国城市信报箱比例为 67%。城市地

区积极开展已建城镇居民楼信报箱补建及更新工作,在部分重

3

点城市开展了智能信包箱小范围试点,有效解决了“最后 100

米”投递服务问题。

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重点实施了信息网主干网络改造、

现有机房搬迁和有关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亦庄信息中心、合肥

灾备中心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城乡邮政局所信息化改造工

程”,邮政普遍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2015 年全国邮政普

遍服务网点电子化率 77.6%,特别是农村电子化邮政支局建设

力度加大,基本实现了邮政汇兑业务乡镇局所的全覆盖。邮政

全网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有效解决了用户查询

难、投诉赔偿难的问题。普遍服务监督管理信息化手段进一步

完善,逐步实现了普遍服务监管的规范、透明、高效。

建设投资机制逐步理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立项、投资、

监督、验收等环节的工作机制逐步理顺、部门职责日益清晰、

部门协作不断加强。按照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要求,邮政普遍

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了国家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安排。地

方政府对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邮

政基础设施建设在部分地区纳入了地方城乡规划,地方政府对

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支持保障政策体系日益完

善。

4

(二)存在问题

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

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邮政普

遍服务基础设施未随城镇化、交通新格局的发展而相应发展,

邮政枢纽、网点和终端设施的整体水平与社会需求有差距,不

能完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对邮政普遍服务的要求;二是

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布

局不合理,区域间、城乡间的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在规模、

布局、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三是邮政普遍服务

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与城乡规划缺乏有效衔接,邮政普遍服务基

础设施难以有效利用公共交通资源和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资源,

邮政网络资源未得到充分整合和优化利用;四是邮政普遍服务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邮政普遍服务基

础设施投资渠道有待创新,中央地方共投共建和社会资本投资

机制没有完全形成。

(三)规划意义

2016—2020 年是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完善的关键时期,

也是深化邮政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邮政普遍服务需求从内容

到形式都面临深刻变化的挑战。

规划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16—2020 年,随着城

5

镇化、信息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深入推进,邮政业务需求总

量将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包裹业务量将以 40%以上速度增长。

邮政需求将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特征。邮政普遍服务需求量也

会稳定增长。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需要适度超前建设,适度

调整布局,提高邮政普遍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强化政府在邮

政普遍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普遍服务需求。

规划是推进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的需要。2016—2020 年,

我国处于走向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转折时期,以人为本、

公平发展将成为我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主题。国家提出到 2020

年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并提出统筹城乡基础

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邮政普

遍服务基础设施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推

进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要求进一步深化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

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西部等落

后地区以逐步形成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邮政普遍服

务基础设施体系。

规划是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2016—2020 年,我国还将

处于城市化加速进程中。《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的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是:“2020 年常住人口

6

城镇化率达到 60%”、“努力实现 1 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

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化发展不仅是土地的城镇化,

更是民生的城镇化,带来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

求基本公共服务相应转变和提升,要求根据城镇化进程在城市

新区,依据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增设邮政普遍服务网点。

规划是深化邮政改革的需要。2016 年—2020 年,国有企

业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将取得决定性成果。多类型政府

和社会资本合作试点将有序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将

得到逐步推广,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将得到有效促进。因此,

推进邮政业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政府购买邮政普遍服务,创新

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模式,提升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使用

效率,推进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市场化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目标、原则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

推进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为主线,以提升邮政普遍服务水平为

目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改善功能,全面提升邮政普遍服

务基础设施功能,健全全国骨干邮路网络,提高邮政现代化水

平,充分发挥邮政在国民经济中的通政、通商、通民的基础性

7

作用。到 2020 年,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得到优化,

形成以邮件处理中心为节点、邮政网点为骨干,信包箱、村邮

站为末梢的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基本形成覆盖城

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惠及全民的邮政普遍服

务基础设施体系。

(二)基本原则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足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及

邮政业发展现状,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力,以关注民生、

以人为本,服务于民为宗旨,以满足邮政普遍服务标准、推进

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方向,着力构建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网络,

提高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增强基础保障能力,满足

邮政多层次的需求。

——区域协调、优化布局。统筹协调东中西部之间、城市

群之间的全国邮政中心局城市布局,提升邮政枢纽集散、中转、

分发功能,优化区域分布,着力构建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畅

通高效的邮政普遍服务物流大通道,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促进邮政各类设施资源的优化

配置和合理利用,坚持自愿节约集约利用,避免低水平重复建

设。注重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发展与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土地规划、交通设施建设规划等相互衔接,邮政普遍服务基础

8

设施与城乡公共设施之间的共用共享。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统筹总体

规划、战略布局和制度安排,加强分类指导;地方各级邮政管

理部门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抓好贯彻落实。根据各类邮政普遍

服务基础设施的特点,推动形成邮政普遍服务中心局城市体系,

实行分级管理、跟踪评估和动态管理。

——技术创新、改革开放。积极推进邮政普遍服务的信息

化、现代化、合理化,健全完善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技术标

准体系。促进政府购买邮政普遍服务,鼓励邮政企业向其他企

业有偿开放寄递类设施。建立政府和市场发挥各自作用的高效

体制机制,依托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掘存量潜能,全

面发挥增量效能。

——多元投入、适度超前。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营造公

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参与邮政普遍

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社会资本进入邮政普遍服务领域的渠

道和途径。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互利共赢的开

放战略、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着眼于邮政普遍服务

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在满足现阶段邮政普遍服务需求的基础

上,使基础设施能力适度超前。

9

三、空间布局 

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

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和综合

交通运输网规划,对全国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结

构如下:按照邮政普遍服务的区域发展总体情况,划分七个邮

政板块;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各地方开放态势,确定

辐射内外的三个国际邮路区域;根据邮件业务量和交通辐射区

域,确定两级具有枢纽功能的邮政节点城市;根据邮政普遍服

务标准,建设覆盖全国的邮政普遍服务网点;根据邮政便民服

务和服务三农的需要,设立深入农村和社区的邮政普遍服务终

端。

(一)七个邮政板块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邮政板块(北京、天津、

河北、山西、内蒙古);

——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邮政板块(辽宁、吉林、

黑龙江);

——以上海、南京为中心的华东邮政板块(山东、江苏、

安徽、浙江、上海);

——以广州、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邮政板块(广东、广

西、福建、海南);

10

——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邮政板块(湖北、湖南、

河南、江西);

——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邮政板块(陕

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西南邮政板块(四川、云南、

贵州、重庆、西藏)。

(二)三个国际邮路区域

——沿边地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

窗口作用,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发挥内蒙古联通

俄蒙的区位优势,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的联

运优势,综合利用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

开放的重要窗口。在既有的北京、二连浩特、满洲里、呼和浩

特、丹东、大连、沈阳、长春、图们、长白、集安、延吉、珲

春、黑河、绥芬河、哈尔滨、西安、乌鲁木齐等国际邮件互换

局兼交换站,天津、塔城、喀什、伊宁等国际邮件互换局和霍

尔果斯、红旗拉甫、吐尔尕特(暂停)、巴克图、阿拉山口等

国际邮件交换站的基础上,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规划布局调

整霍尔果斯等国际邮件交换站升级为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

站,恢复吐尔尕特国际邮件交换站,根据国际邮路调整情况暂

停或撤销相关国际邮件互换局或交换站。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

11

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发挥云南区位优势,以及西藏与尼泊尔

等国家的边境贸易优势,推动西南地区国际邮路建设。在既有

的南宁、东兴(暂停)、凭祥(暂停)、水口(暂停)、昆明、

河口、天保(暂停)、畹盯(暂停)、磨憨、亚东等国际邮件

互换局兼交换站,拉萨国际邮件互换局和聂拉木国际邮件交换

站的基础上,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规划布局设立日喀则国际

邮件互换局或交换站,恢复东兴、凭祥等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

换站,根据国际邮路调整情况暂停或撤销相关国际邮件互换局

或交换站。

——沿海地区。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

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

加快推进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使沿海地区的国际

邮路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

排头兵和主力军。在既有的上海、南京、杭州、温州、义乌、

宁波、厦门、福州、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广州、拱北、

深圳、汕头、江门、东莞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天津、苏

州、海口国际邮件互换局和塘沽国际邮件交换站的基础上,在

具备条件的情况,规划布局设立石家庄、平潭、泉州、无锡、

徐州、盐城国际邮件互换局或交换站,根据国际邮路调整情况

暂停或撤销相关国际邮件互换局或交换站。

12

——内陆地区。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

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等重点区域,发挥国际

邮路在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中欧通道

铁路运输和口岸通关协调机制,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

的国际邮路通道。在既有的长沙、武汉、郑州、成都、重庆、

合肥等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的基础上,在具备条件的情况

下,规划布局设立银川、襄阳、宜昌、贵阳国际邮件互换局或

交换站,根据国际邮路调整情况暂停或撤销相关国际邮件互换

局或交换站。

(三)两级邮政节点城市

根据城市进出口邮件处理量、交通、辐射区域、地理位置

等基础条件,统筹考虑城市在邮政普遍服务网络中的战略地位、

布局平衡、功能整合、时限半径、投入产出等因素,采取定量

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按照区域平衡、规模适度、结构匹

配、经济适用、全网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按照东、中、西三个

区域层次,结合历史基础,确定两级具有枢纽功能的邮政节点

城市。

一级邮政节点城市是全国邮政网络中的关键结点,也是全

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除完成本地区邮件集散任务外,

主要担负着省(区、市)间的邮件分拣封发和邮运转口任务,

13

在网路结构中处于全国中心地位。其组成基础是处在交通枢纽

地位的大型邮件处理中心,具有大区及省际间散件和总包的经

转功能,一般日处理信函量在 70 万件以上。

二级邮政节点城市是全国邮政网络的重要节点,是各省省

际散件和总包的进出口中心, 是衔接全国干线邮路和省内邮路

的重要节点。除完成本地区邮件集散任务外,主要担负着省内

和邻省(区)的邮件分拣封发交换和转口任务,在网路结构中

处于省中心地位。其组成基础是地处省会城市或省内交通枢纽

城市的中型邮件处理中心和发运中心,一般日处理信函量在 40

万件以上。

(四)覆盖全国的邮政普遍服务网点

全国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总数不少于 5.4 万处。城市建

成区内居民距离最近的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不超过 2.5 公

里;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应至少设置一个邮政普遍服务营业

场所;县级及县级以上地区的辖区内至少有一个邮政普遍服务

营业场所开办国际邮政业务。

较大的车站、机场、港口、高等院校和宾馆,应设置邮政

普遍服务营业场所。

(五)深入农村和社区的邮政普遍服务终端

整合已有的邮政终端资源,在城市社区、农村人口集中的

14

乡镇或较大的行政村,建立提供邮政便民服务的综合服务站和

综合服务设施,提供便民的邮件收寄、邮件存取、邮件投递服

务站点,或者提供能够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智能化服务设施,

作为邮政服务网络的延伸,形成覆盖城乡、深入农村和社区的

邮政普遍服务终端体系。

四、重点任务 

(一)优化网络节点布局,提高邮件处理效率

按照邮政网络的空间组织规律,适应交通运输发展新格局,

优化邮政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推进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的网

络化、系统化建设。

完成一、二级邮政节点城市的布局调整。发挥邮政节点城

市的各自比较优势,实行相互依托、相互支撑、错位发展、分

工协作,促进邮政节点城市整体辐射能力提升。推进京津冀一

体化,落实长江经济带战略,支持北京、天津、河北邮政网络

一体化整合,合理布局和建设京津冀地区和长江经济带邮政节

点城市。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做好不同层级、不同

区域和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

依托邮政节点城市的交通运输通道优势和枢纽地位,统筹

规划邮政节点城市的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在各城

市群内部的城市之间共建共用,实现统筹布局、资源共享,防

15

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不断扩大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规模,

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信息平台服务能力。

加强邮件处理中心的新建、改建和迁建。推动沈阳、哈尔

滨、大连、福州、合肥、海口、银川、西安、苏州等地邮件处

理中心的迁址建设。加强邮件处理中心设备更新,进行邮政处

理工艺设备改造,提高邮件处理效率,更新一批现有邮件处理

中心的设备,对工艺流程进行改造,以满足邮件快进快出流水

化作业的要求。

(二)加强邮路通道建设,提升邮政运输能力

推动全国性、地区性、区域性的多等级、多层次邮路通道

建设,全国干线邮路、省内干线邮路以及城镇间邮路实现合理

分工、有机衔接。

调整完善全国干线邮路,以一级邮政节点城市为中心,以

快速铁路、高速公路运输为骨干,以普通铁路、国省干线公路、

通勤航空为补充,在满足邮件全程时限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利

用新建铁路客运专线和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调整、完善连

结一、二级邮政节点城市组成的邮路大通道。

以二级邮政节点城市为中心,加快依托干线公路、城际铁

路的邮路建设,连结省内二级邮政节点城市与其他地级市的通

16

道。以地级城市为中心,依托高速公路或干线公路相对开放的

快捷邮路通道。充分利用城乡交通班车发展末端运输服务。

推动开展快捷邮政工程。充分利用快速铁路、高速公路、

航空等综合交通运输资源。在满足邮件全程时限的前提下,大

力发展行邮专列、客列编挂自备车运邮和行李车运邮、公路直

达干线运邮,推广甩挂运输和多式联运,提高邮件中转效率。

协调相关部门,加强运力资源投入,提升邮运能力。推动邮政

干线运输由过去的火车运输为主向铁路、公路并行发展的方向

转变,及时更新公路干线运输车辆,提高一级干线运输车辆的

承载能力,提高邮件递送的快捷性。

(三)加快邮政口岸建设,服务跨境电子商务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优化国际邮路布局,依托沿

线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加快推进邮政口岸能力建

设。

完善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布局。发挥国际邮件互换局

和交换站服务地方经济、服务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功能。对服

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沿海沿边城市或口岸城市,具备规定条

件的,支持设立国际邮件交换站;对边贸发展迅速,本地已经

设有国际邮件交换站且具备规定条件的,支持将国际邮件交换

站提升为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对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17

的内地城市,具备规定条件的,支持设立国际邮件互换局或交

换站。

推动国际铁路运邮。积极推进采用铁路国际联运方式运邮

工作,支持国际铁路沿线城市和口岸城市的国际邮件互换局和

交换站建设。围绕中欧班列邮件运输规划,推动郑州、重庆、

乌鲁木齐、苏州、哈尔滨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邮件处理中心)

的功能提升。结合国际邮件特性,推行国际邮件“属地查验、

口岸验放”模式,加快推进中欧班列进出口国际邮件相关工作,

实现国际邮件常态化运输。

加大跨境电商寄递能力建设。支持围绕国家跨境电商试点

城市、国际运能发达城市,建设和改造北京、上海、广州、深

圳、杭州、义乌、厦门、平潭国际邮件处理中心,提升邮件快

速通关能力,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四)完善城镇服务体系,构建城市智慧邮政

推动将邮政普遍服务网点作为公共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

划。适应国家城镇化发展需要,在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开发区、

卫星城配套建设 500 个邮政网点。城乡邮政局所和邮筒(箱)

设置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继续推进在社区、商厦、校园、车站等区域布设邮政普遍

服务设施设备,完善服务功能。建设 6000 个示范性城市综合

18

社区的邮政服务设施,发展社区邮政便民服务站,开办邮政代

办代投业务,提高网点覆盖深度和广度。

积极开展已建城镇居民楼信报箱补建及更新工作。以配套

邮政普通包裹实行按址实物投递为切入点,推进智能信包箱的

试点、推广和普及,解决用户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提高

邮政普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全网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效解决用户查询难、投

诉赔偿难的问题。建设南北两个全国邮政客户服务中心,提升

邮政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邮政普遍服务客户咨询、

查询的便易程度,提高邮政客户服务水平。

推进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信息化升级改造,与智慧城市、

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以邮政综合服务平台链接智慧社区建设

推进邮政基础设施与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施智慧邮政工

程。

(五)巩固农村邮政网络,实现邮政普惠发展

积极开展西部和农村地区邮政局所的改造工程,完成邮政

网点改造 4245 处、危旧县局房改造 233 处。加大农村电子化邮

政支局建设力度,提高邮政局所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全面

实现邮政汇兑业务乡镇全覆盖。

19

支持邮政企业综合利用乡镇农村客运站、货运站、公路养

护站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设施,建立仓储场地、

小型邮件分拨中心和邮政服务网点,实现平台间的有效衔接、

综合利用和功能集成。

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村邮站建设。做好村邮站建设规划,

明确村邮站建设及运营的责任主体,落实建设和运营保障资金,

确保村邮站运转顺畅。推动村邮站与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结合建

设,延伸服务功能,叠加服务内容,为提高邮政普遍服务的终

端投递深度和广度提供支撑。

五、政策措施 

(一)建立组织协调机制

加强对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组织和协调,

在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基础上,推动建立规划实施

工作协调机制,统筹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企业与不同区域、不

同层级邮政节点城市的规划建设,协调解决规划实施的重大问

题。推动地方发展改革、城乡建设、国土房管、市政、邮政管

理等部门和单位的沟通配合,切实抓好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

项目的规划、立项、土地划拨、工程建设、竣工验收、房屋权

属登记与过户等工作。

20

(二)健全建设标准规范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根据我国邮政普遍服务

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需要,制定邮政处理场所、邮政营业场所

等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将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

建设纳入规范化轨道。建立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项目库, 并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更新数据库。项目库包括枢纽、网点、

转运设施设备和终端设备等普遍服务设施。各地方依据项目库

编制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投资规划,并贯彻实施。

(三)创新建设投资机制

推动中殃及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邮政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政

策支持。理顺建设投资管理机制,形成“中央财政保基本、地

方财政促提升”的邮政普遍服务设施建设投资机制。按照统筹

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思路,合理划分中央

和地方的投入责任,形成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分项目、按比

例的“共投共建”模式。中央预算内资金加大对农村、西部地

区及边远地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补助力度。采取项目补助、

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邮政普遍服务发展。鼓励包括民间资本在

内的社会资本参与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渠道、

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邮政普

遍服务的稳定资金来源。

21

(四)完善建设保障政策 

加强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的衔接协调,

保障规划落地和贯彻实施。将新建、改扩建和搬迁的重要邮政

普遍服务基础设施用地依法及时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

计划,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指标。强化规划对邮政普遍服务基础

设施建设布局的指导,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各地方要

制订本地区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指导本地区

邮政普遍服务的发展,加强其与邮政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

地方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探索建立大型邮政普遍服务

基础设施用地效率考评标准,重点加强公益性、公共性项目规

划建设管理,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审批、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五)推动设施综合利用

继续深化邮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对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

施的规划、建设、管理机制。推进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的社

会化利用,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邮政市场。鼓励邮

政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代收代运代投快件。提高邮政企业设

施的资源利用效率,鼓励邮政企业将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向

快递企业依法依约开放,实现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共享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