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目标任务及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 2011-04-02      发布机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166     字体:[  ]

体裁分类:计划方案     主题分类:工业、交通           

2011年目标任务及工作思路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1年是实施 "十二五" 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认真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工作思路
2011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大力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赶先进位两大任务;强化以扩大投入为主的工业项目建设支撑、以园区建设为主的产业集群支撑、以转变干部作风为主的服务支撑;大力实施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培育工程、骨干企业倍增工程、项目投资倍增工程、企业和高校研发联姻工程、企业家素质提高工程,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加快发展、加速转型、加力赶超,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以上。
2、实施工业重点项目100项以上,全年工业重点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30%以上。
3、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同比16%,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0%以上,上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达到55%以上。
4、全年培训500名企业家,组织100家企业到大专院校对接项目,引进优质项目或技术100项以上。
5、争跑上级工业项目资金数量在全省占先进位次。
三、主要任务
突出抓好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四个 "转型" ,即工业发展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能耗型向节约型、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重点抓好 "四个调整" :
--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把新兴产业做大,把传统优势产业做强。装备制造业向产业链、技术链高端攀升。煤盐化工业补链、扩链,推动产业向系列化、产业化、精细化发展。新能源产业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高端化,抢占市场制高点。大力发展玻璃深加工、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建材,提升建材工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食品工业。提升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培育、扶持一批纺织服装知名品牌,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步伐。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依托现有优势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引进新兴产业项目、技术、人才,力争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调整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培育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坚持把促进骨干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增强工业经济内在活力,作为调整工业经济结构的重要切入点,引导一批掌握关键技术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到2015年,全市实施好 "311" 计划,培育装备制造、煤盐化、新能源三个销售收入超千亿产业,10家以上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力争达到1300家以上。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构筑 "一极、一带、一区、一批" 的 "四个一" 布局。一极:加快建设 "一城五星" 增长极;一带:建设太行山前工业隆起带;一区:建设东部县域特色经济区;一批:加快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聚集区和大型企业集团以及超千亿元的产业。实施工业区域功能化、差异化发展政策,率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要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快培育和壮大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推动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创建一批名牌产品。开发特色和优势产品,增加花色品种,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创新品种、提高质量、改善服务,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在具体工作措施上,一是研究全市工业产业升级的具体路径和方向,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二是研究制定邢台工业鼓励类产品目录,明确各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具有市场发展空间的重点产品,引导投资方向,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新上项目、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四是抓好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隆尧省级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积极争取邢台玻璃产业基地列入国家第三批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四、工作措施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在工业重点项目投入上实现新突破。建设市级工业重点建设项目库,市级亿元以上项目达到500个,各县亿元以上项目达到50个,力争一批项目列入省以上重点项目计划。全市突出抓好邢钢不锈钢、晶龙三期、安全超白浮法玻璃、今麦郎提质扩能、海纳电子刚挠结合印制线路板等100项重点工业项目,装备制造、煤盐化工、新能源、纺织服装、建材工业、食品工业等产业,每个产业全市重点抓好10大龙头项目,力争全年工业项目投资增长30%以上。到2015年,实施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00个,完成投资达到1000亿元以上。
(二)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一是贯彻落实省政府13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明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6%。二是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广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清河县羊绒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经验,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扶持5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建5个创业基地,到2015年,全市培育壮大隆尧食品、宁晋电缆、临西轴承等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重点产业集群10个。三是规范完善融资担保体系,以信用担保为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大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到2015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速16%。
    (三)提高产业竞争力,在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充分利用邢台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邢台技师学院、邢台机电学院等市内教育资源,与国内重点高等院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建立企业家培训平台和交流平台,全年力争对50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多形式、分层次、多途径的培训。二是引导企业与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组建产学研联盟,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我市企业提供有力的外部智力支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全年组织100家企业到北京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搞项目对接。三是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大力培育龙星化工、晶龙集团等6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实施产品更新换代工程,开发100项省级以上新产品。四是继续大力开展企业对标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市工业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
(四)为企业搞好服务,在经济运行调节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预警预测,加强对冀中能源、邢钢、中钢邢机、河北旭阳焦化、龙星化工等28家重点工业企业分析、监测,发挥好重点监测、超前引导的作用。二是加强对重点企业煤、电、油、运的协调,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应急问题。三是在全市工信系统开展好服务项目、企业、基层 "三服务" 活动,实施好 "三问三送三帮" ,即问企业运行情况、问需要什么帮助、问发展建议;送优质项目、送市场信息、送产业政策;帮融资、帮解决实际困难、帮谋划发展战略,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四是继续完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抓好市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二期工程建设,完善功能,丰富内容,加强地产品对接服务,形成为工业经济服务的网络载体。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