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交通局2005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08-04-02      发布机构: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次数:187     字体:[  ]

体裁分类:计划方案     主题分类:工业、交通           

"十五" 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 "一个强化,五个确保" 的要求(即强化管理,力争达到规范化要求;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交通发展不停步;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不出问题;确保交通队伍稳定;确保安全生产无责任事故;确保文明行业创建取得新成效),突出 "两头" 发展重点(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始终坚持一切问题在发展中解决,在改革中谋出路,在实干中找答案,实实在在干事,顶着压力把事干成,交通事业在原有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更大的成绩。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市级以上荣誉79项,其中国家级20项,实现了交通 "三个文明" 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 "十五" 及二00五年交通工作取得的成绩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屡创新高。继2002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突破5亿元大关后,邢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屡创新高。特别是2005年有望达到34亿元,是2004年的1.2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五年间,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0亿元,是 "九五" 期间的2.6倍。到2005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6025公里,比 "九五" 末净增1707公里。其中,国道493公里,省道1292公里,县道745公里,乡道3380公里,专用公路115公里,桥梁856座;公路网密度由 "九五" 末的34.6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48.3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1909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中二级以上公路所占比例达到82.7%;干线公路年平均好路率达到81.7%,比 "九五" 期间提高了3个百分点,交通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2、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 "十五" 期间,我们把高速公路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积极谋划了 "1213"  "井" 字形高速公路网。大力发扬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 "四千" 精神,狠抓邢临、青银高速公路建设。特别是邢临高速二期工程,比一期工程晚开工近1年时间,但工程进度已基本赶上了一期工程,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都创造了高速公路建设之最,为确保年底全线提前一年通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年以来,邢临高速完成投资13.68亿元,占年计划105%,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占总投资95.6%;青银高速完成投资11.22亿元,占年计划96%,累计完成投资28.7亿元,占总投资96.3%。另外,大广高速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年内有望开工建设;邢和高速省厅已经批准立项,正在着手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今年底,邢临、青银两条高速竣工通车后,邢台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由 "九五" 末的82公里增长到300多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2.4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前列。

3、农村公路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展开,五年完成投资14亿元,通达深度、技术等级不断提高。到 "十五" 末,县乡公路总里程将达到4125公里,五年新增1519公里;村村通油路里程将达到3800公里,比 "九五" 期间增加1600公里;全市183个乡(镇)全部通上了柏油路,全市有4820个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占全市5182个行政村总数的93%。其中,2005年完成投资3.67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033公里,完成通油路村452个,分别占年计划133%、112%和117%。同时,积极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做到路修到那里,客车就通到那里。目前全市村村通客车率达95%以上。

4、干线新改建成绩突出。  "十五" 期间,累计投资37.8亿元,完成干线公路新改建16条446公里,是 "九五" 期间的1.9倍。其中今年1-10月份完成投资2.22亿元,占年计划120%,到年底可完成2.3亿元。

5、场站建设步伐加快。  "十五" 期间,投资1.9亿元,进一步加快了汽车站、货运站及农村简易站建设,是 "九五" 期间的10倍。今年1-10月份完成1955万元,占年计划98%,到年底可完成2500万元。

6、公路养护管理成绩显著。 "十五" 期间,投资6.97亿元,完成大、中修工程47项814.6公里,小修挖补108.2万平方米,标准化路基养护1505.6公里,绿化公路1038.4公里。查处私开道口1617处,拆除违建353处,迁移集贸市场8个,综合治理街道151.4公里。加大超限车辆治理力度,共检测车辆15.6万辆,卸载货物9.88万吨,有效地遏制了超限车辆上路行驶,路容路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7、交通规费征收稳步增长。 "十五" 期间,累计完成交通规费征收25.8亿元,是 "九五" 期间的1.6倍,为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其中今年1-10月份完成5.65亿元,占年计划116%,年底可完成6.5亿元。

8、交通科技教育成效显著。 "十五" 期间,共投入700多万元,完成了空腹式拱桥暨野河大桥加宽提级技术研究(获省科技进步奖)等科研项目12项,推广应用科研成果20多项,培训职工3万余人次,提高了交通队伍的整体素质,降低了工程和管理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十五" 期间,我市308线油坊卫运河大桥、邢和线野和大桥改造等20多项工程,先后荣获部优、省优工程;荒山开发、节约土地、便民利民服务等15项工作分别被评为全市创新、高效和最佳工作。

9、运输市场管理逐步规范。加快运政管理局域网建设,构筑运政管理GPS平台,提升了管理水平;加快运输车辆结构调整,规范运输市场经营秩序,突出抓好市区出租车更新与管理,圆满完成了出租车更新目标,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树立了良好的交通形象。 "十五" 期间,共完成客运量24742万人,旅客周转量15.6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9292万吨,货物周转量21亿吨公里,分别比 "九五" 末增长1%、19.7%和3.8%、7%。

10、交通改革不断深化。顶着压力,冒着风险,积极、稳妥、全面推进交通改革,为交通大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目前,地区运输公司、市运输总公司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联运公司改制已接近尾声;路桥建设总公司各项改制手续已报批,目前已进入实质性改制阶段,由事业单位直接改制在邢台还尚属首例;测设处、监理所等单位的改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高管处、公路处等23个事业单位开始推行聘任制。本着 "积极推进,审慎进行" 的原则,探索开展交通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争取实现路政、运政、稽征的综合执法。同时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成立了高速公路处、交通执法督察处、交通政务服务大厅、收费监控中心等,撤消了供应处、经济开发中心,破产了交通实业公司,完成了车购税移交工作。通过改革,交通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交通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干部职工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交通改革发展的成果。

11、公路多元化经营成绩喜人。本着 "主业精,副业兴,全面发展" 的原则,积极搞好交通多元化经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办三产项目60多个,实现创收2600多万元。特别是 "万亩荒山" 开发取得新进展,建起 "一区两基地" ,即扶贫开发荒山试验区、交通职工转岗分流基地和交通职工旅游、疗养、娱乐基地,使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山坡,变成了融住宿、餐饮、旅游、疗养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观光游乐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12、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扎实有效。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广泛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 "三项治理" 、 "四项清理" 等专项教育整顿活动;按照《招投标法》要求,所有工程建设项目都进行了公开招投标,阳光作业,防止暗箱操作;深入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不断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加大奖惩力度,先后对为交通做出突出贡献的37名同志颁发了金牌,对178人(次)违法违纪人员进行组织处理,其中有20人(次)受到党政纪处分,营造了 "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 的浓厚氛围。二是坚持免评不免建,不断加大行风建设力度。推出了30项便民利民措施,实行一站式办公、一门清服务;开通了交通服务直通车,对涉及交通的32项行政审批、规费征收事项提供 "门到门" 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实行交通暂扣车辆一律免收停车费,让利于民,服务社会,从根本上解决了停车场乱收费问题和暗箱操作问题;严格执行 "五禁三不两注意" 和交通 "三条禁令" ,着力解决小职务代表大形象、小天地孕育大作为、小问题造成大混乱的 "三小三大" 问题,不断提升行业文明程度。三是广泛开展 "结穷亲,献爱心,大做好人好事" 活动,分别与22个贫困村、554个贫困户结成 "一帮一" 对子,筹资50多万元,为贫困村解决饮水工程2个,翻修校舍3处,实施富民工程5个。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树立了交通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了交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3、牢记 "两个务必" ,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建设勤俭节约型交通。针对个别同志认为 "交通处于大发展时期,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 的错误思想,专门召开建设节约型交通电视电话动员会,印发了《邢台市交通局关于建设勤俭节约型交通管理意见》和《邢台市交通局建设勤俭节约型交通管理暂行规定》,在全系统广泛开展了建设勤俭节约型交通活动,以俭养德,以俭养廉,严格计划财务管理,切实做到无计划不开支,有计划不超支,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少派一次车、少吃一顿公款饭等细节入手,做到勤俭办交通,勤俭办一切事情,全力打造勤俭节约型交通。

"十五" 期间,邢台交通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与公路网主骨架相连的部分乡村公路技术标准低,影响通行能力和通达深度;二是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薄弱,影响公路社会效益的发挥;三是运输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低,运力结构不合理;四是交通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交通队伍老化,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六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交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将逐渐暴露出来,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稳定工作和整个交通事业的发展;七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交通建设必须迈过工程立项、征地、拆迁和资金四道门槛,工作难度加大,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二、 "十一五" 发展规划及2006年工作思路

(一) "十一五" 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以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实施 "科学兴交" 战略,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突出抓好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建成 "以‘井’字型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以场站建设和运输结构为主的设施完备、快速高效、安全舒适的运输服务网络;以高科技投入为主的集中统一、功能齐全、灵敏高效的交通信息网络" ,努力实现我市城乡现代化交通体系,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发展规划: "十一五" 期间,邢台市交通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计划投资126.6亿元,建设公路5511公里,站场建设25200平方米。到 "十一五末,邢台市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667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53.5公里,比 "十五" 末提高5.2个百分点。

1、高速公路。计划投资94亿元,完成大广、邢和、邢德高速公路建设,建设里程达270公里。

2、一般干线公路。计划投资11.66亿元,完成107线、定魏线、隆昔线、邢左线等12项338公里。

3、地方道路。计划投资11.29亿元,完成4047公里。其中,县道316公里、乡道1359公里、村道2372公里。

4、公路养护。计划投资7.9亿元,完成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856公里,确保全市列养公路年平均好路率达到85%以上,实现干线公路安全、畅通、便捷、绿美的目标。

5、站场建设。计划投资17820万元,加快邢西、邢东汽车站、农村简易站以及平乡、临西、邢东货运站建设;搞好南宫、宁晋、巨鹿、威县、隆尧、内邱、沙河、任县、临西二级客运站的改建和迁建。

6、公路运输。加快运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中档客车和专用运输汽车。到2010年营业性公路客运量达2926万人、224104万人公里,占社会客运总运量的46.7%和60.6%;货运量达3184万吨、346958万吨公里,占社会货运总运量的85.2%和86.2%。客货运输量年平均增长2.5%。

7、交通三产。加快七里河综合开发治理;加大 "万亩荒山" 开发力度,完善 "一区两基地" 基础设施,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8、科技教育。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交通科教体系,抓好交通科研重点项目研究和攻关,开展各类资格性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到2010年,每年科研课题不少于2-3个,每年参加教育与培训的职工人数达到职工总人数的30%以上。

(二)2006年工作思路

1、总体思路: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一个强化,五个确保" ,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水平,突出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两头发展重点,力争完成投资15亿元,努力实现 "十一五" 规划的良好开局,为构建和谐交通、和谐社会,推动邢台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突出 "两头" 发展重点。即一头是高速公路,一头是农村公路。

--搞好三项创新。即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

--加强四大建设。即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交通行风建设。

--坚持一个强化,五个确保。即强化管理,力争达到规范化要求;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交通发展不停步;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不出问题;确保交通队伍稳定;确保安全生产无责任事故;确保文明行业创建取得新成效。

--打造七型部门。即学习型、负责任型、服务型、公开透明型、依法办事型、勤俭节约型、全面发展型交通部门。

--推进十项工作。即交通建设、公路养管、规费征收、依法治交、公路经营、企业管理、运输市场管理、交通三产、科技教育、规范化管理。

2、工作目标

高速公路。投资8.1亿元,加快大广高速公路建设和邢临、青银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积极做好邢和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早日破土开工。

农村公路。投资2.42亿元,建设农村公路97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农村通客车率达98%以上。

国省干线公路。投资1.2亿元,搞好4项92公里新改建工程建设。

七里河环境综合治理。投资2亿元,全面启动七里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公路养管工作。投资1亿元,完成大中修工程  公里,小修挖补21万平米,标准化路基养护810公里,年末干线好路率达81%。加大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力度, "双超" 车辆控制在6%以下;加强公路综合整治,完成街道化治理7公里;绿化公路180公里,新植路树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6%以上。

   运输市场管理。加大运政执法力度,规范运输市场经营秩序,不断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投资2800万元,加快邢北汽车站及农村客运简易站建设。

交通规费征收。力争超省厅计划6%以上。

交通三产。以万亩荒山开发和 "一区两基地" 建设为龙头,以交通地产开发为重点,继续抓好交通多元化经营,积极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创收650万元。

精神文明建设。保国家级文明单位,保文明机关创建市直先进,保 "三职一优" 活动竞赛全市先进,保行风建设免评单位,争创一个部级文明窗口单位。

安全生产。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按照 "十一五" 发展规划和2006年工作思路,大力发扬 "三吃" 精神,进一步增强 "四个意识" ,按照 "一个强化,五个确保" 的要求,努力做到 "十个全面推进" (即全面推进观念创新、全面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工程质量管理、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交通改革、全面推进科教兴交战略、全面推进交通队伍建设、全面推进行业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在抓巩固、抓落实、抓深入、抓提高上下功夫,不断推进交通事业全面、科学、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