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若羌人民心连心——我市第九批援疆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 2023-04-10      发布机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43     字体:[  ]

体裁分类:领导活动     主题分类:其他           

李砚波 张斌

山河相望,邢羌情长。一个是襄国故都,一个是楼兰旧地,六千里路云和月,两地携手结对,虽山高水远,却亲如一家。

市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第八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打造“对党有忠心、对事业有恒心、对群众有爱心、对生活有童心、对法纪有畏心”的“五心”援疆队伍为抓手,结合我市优势特色与若羌的具体县情,不断拓展产业援疆、人才援疆、文化润疆等领域广度和深度,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援疆工作格局,搭建起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纽带,描绘出邢羌情深、亲如一家的生动画卷。

三年来,我市援疆干部像一棵棵胡杨一样扎根若羌,与若羌广大干部群众结下深厚的亲情和友情,谱写了一首“邢羌一家亲”的友谊颂歌。

产业援疆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2020年以来,我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认真落实中央对口援疆工作部署,发挥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围绕若羌交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以产业和就业为导向,以园区和市场为载体,突出招商引资,强化合作共赢,不断加大产业援疆力度,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推动若羌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以前以种植红枣谋生,收入不稳定。现在转变为产业工人,每天上班8个小时,按件计薪,每个月有5000-7000元工资,下班后还可以养羊、打理红枣地。”若羌县铁干里克镇的居民迪力扎提·艾热提说,日子越来越好,这要感谢邢台的援疆企业。

迪力扎提·艾热提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得益于我市的援疆企业京航志远板材项目落户若羌。京航志远板材项目总投资2.5亿元,总占地500亩,年产值达到2亿元,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200余人。该企业建成投产,不仅增加了当地农牧民的人均收入,更改变了若羌县的工业格局,使若羌成为了与阿克苏和伊犁三足鼎立的模板生产基地。

京航志远板材项目的落地,在若羌并非个例,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优秀企业来若羌投资兴业,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一直是我市援疆工作的奋斗目标。

“受援地所需就是我们援疆干部努力的方向。当前若羌县最迫切的需求是产业落地,最需要援疆干部招商引资。因此以招商引资为载体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了我们援疆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孔军峰介绍说,只有为群众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切实增加农牧民的收入,才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2020年以来,我市先后引进6家河北企业到若羌投资兴业,总投资额15亿元。其中,引进具有国际领先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河北翔天菌业有限公司,在若羌投资食用菌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占地800亩,可带动若羌县农户800-1200人就业;引进我市盛世羌农农业设施种植基地项目,项目占地1000亩,总投资1.38亿元,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

为充分利用若羌丰富的风力和日光资源,我市积极引进河北新能源企业到若羌发展。其中,总投资5.3亿元,电装机容量100MW的河北建投新天若羌罗布庄10万千瓦风电项目,为加快若羌县新能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发挥了引领作用,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快速增长。

教育援疆让边疆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如何将“若羌所需”和“邢台所能”有效结合,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这是我市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对口支援若羌伊始就思考的问题。在前方指挥部的引导和带领下,来自我市各大、中、小院校的50余名援疆教师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进行传、帮、带,通过“登坛授课、手把手指导”等方式,为当地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队伍。

援疆教师张旭光创建的“润新”援疆国学工作室,牵线若羌县5所学校与我市5所中小学校形成了结对共建关系,促进了若羌县各民族师生和我市中小学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在若羌县中学,来自巨鹿县的物理教师张登超,在承担初中物理教学任务外,还担任着“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召集人,他经常组织当地青年教师从课件制作、教学环节设计、课堂驾驭能力等方面集中学习,提高了所在年级的整体教学能力。

据统计,在若羌期间,我市援疆教师共组织开展远程教学4000余次,线上辅导200余次,教师线上培训280余次。

回忆起职教援疆初期,时任邢台技师学院若羌分校副校长的史林虎感慨万千。2022年,根据受援地请求,我市积极推动邢台技师学院在若羌设立“邢台技师学院若羌分校”。通过手把手地教,建成了若羌县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并且为学校培养了一批教育教学管理团队和一批骨干教师。

据我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司永辉介绍,在我市对口帮扶下,邢台技师学院若羌分校建校仅一年,在校生就达到326人、教师队伍达50人。

该校2021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努尔夏提·库尔班江说:“很高兴能够到这里学习。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一技之长,还开拓了眼界,长大后我要为建设家乡作贡献。”

医疗援疆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医疗卫生援疆是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改善生活、温暖民心的民心工程。

根据若羌医院亟需学科和地方病、多发病的分布情况,我市实行了多学科协作的“医疗组团式援疆”,先后选派了19名一线专家医生、学科带头人等,分别承担了若羌县人民医院的眼科、儿科、重症、妇产科、心脑科等11个科室的主要治疗任务,缓解了若羌县医疗人才短缺的现状。3年来,来自我市的医疗团队共诊治了200余例疑难之症,挽救了400余名重病患者。

2022年2月,一位患者到若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我市的援疆医生赵玲在检查中发现,该患者左侧卵巢囊肿破裂并伴有明显失血性贫血症状,需尽快进行手术。在缺乏基础输血措施的前提下,赵玲凭借工作经验,迅速找到患者隐形出血点,及时进行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赵玲的故事,只是我市援疆医生的一个缩影。在援疆队伍中,还有用知识和技术为若羌县各民族同胞带来光明的河北省眼科医院援疆医生徐晓玮;及时救治急性脑梗患者、帮助医院开设“卒中绿色通道”的援疆医生郭贵强等。他们用自身扎实的医疗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全身心为若羌各族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受到了若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同时,我市将“若羌所需”与“邢台所能”结合起来,坚持把培育人才作为援疆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人才传帮带作用,为受援地培养了一大批好苗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在医疗工作中,来自我市的援疆医生既要完成日常的患者救治任务,也承担着着手培养当地年轻医生的责任。我市援疆医生孙清娟在若羌县医院开启了胎儿四维彩超中孕期系统超声及胎儿心脏超声工作;援疆医生赵琪在当地开展了股静脉临时导管透析术、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等新型诊疗项目和新技术;援疆医生李静在若羌各乡镇基层医院开展“小儿惊厥类疾病和脑电图诊断技术”系列讲座,受到当地基层医护工作者的好评……

来自我市的医疗团队通过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方式,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若羌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升了若羌县医院的整体医疗救治服务水平。截至目前,邢台援疆医生已经在11个学科开展了传帮带工作,为当地培养了23名医疗工作人员。

若羌县医院的外科医生努尔艾合买提·阿布拉说:“来自邢台的老师们都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水平,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我将继续向邢台的老师们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为守护若羌各族群众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润疆共筑“中国梦”齐绘同心圆

民族交流交往,最深入人心的是文化。

2022年春节前夕,我市13位演员来到若羌,为若羌县广大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这也搭建起了邢若两地文化交流的平台。同年7月、次年1月,我市文旅系统演职人员又远赴若羌及周边偏远乡镇进行巡演,并深入当地的部队、社区、学校开展惠民演出,掀起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这不仅满足了当地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为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今天我观看了邢台艺术家带来的精彩节目,真的是太开心了。通过本次文化交流,加深了邢若两地人民的友谊,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各族群众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若羌县若羌镇文化社区居民阿布拉江·麦麦提说。

经常性地开展“文化走亲”活动,让邢襄文化与楼兰文化在交流碰撞过程中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开启文化润疆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市援疆前方指挥部充分发挥邢襄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持续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让邢若羌两地各族群众在文化交流中得以交融共情。

2022年6月,“万里关山”邢若太行岩彩画展在若羌县举办,60幅太行岩彩画作品在当地展出。活动中,来自我市的艺术家从画作材料、创作素材、创作灵感等方面,一一为当地群众介绍,并就创作手法等问题和当地干部群众深入交流。

若羌县铁干里克镇英苏牧业村的返乡大学生阿尔祖古丽·麦麦提一边拍照打卡,一边开心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太行岩彩画展,画作栩栩如生,吸人眼球,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真希望以后有机会去邢台看一看。”

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的举行,不仅加深了邢若两地人民相互间的了解,促进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交流,也让当地群众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丰富与璀璨的文化资源。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我市与若羌县虽山水相隔,但情谊流长。市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不断推进援疆工作升级加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援疆篇章作出邢台贡献。”孔军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