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 2010-01-20 发布机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89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主题分类:劳动、人事、监察
2009年以来,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紧紧围绕省厅的中心工作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稳定就业局势,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加强能力建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计划,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重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1-12月份,全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2.8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2%。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15.8%。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2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9200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18.2%、 131.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低于省控4.5%的目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24.4万人次,完成全年计划的173%。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1.92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12.7%。创业培训3732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6.6%。职业技能鉴定2.922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27%。
(二)社会保险工作进展迅速。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1-12月份,覆盖人数达到42.6万人(含归省直管的7个县),新增3.5万人,完成全年扩面计划的116.4%;征缴收入11.3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21.6%。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12月份,覆盖人数4.5万人。医疗保险:1-12月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2.8万人,新增78.37万人,完成全年扩面计划的110%;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征缴基金5.1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21%。失业保险:1-12月份,参保人数33.04万人;征缴收入1.2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26.9%。工伤保险:1-12月份,参保人数31.8万人,新增2.04万人,完成全年扩面计划的105.1%;征缴收入3796.2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26.5%。生育保险:1-12月份,参保人数22.36万人,新增2.24万人,完成全年扩面计划的107%。
(三)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成效显著。截至12月底,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2%,责令用人单位补发劳动者工资527万元。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420起,按期结案率继续保持100%,接待来人来访3779批12104人次,审核破产改制企业安置方案100多家,安置职工2.7万余人。
(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经办能力全面提升。建立了上联省厅、下联21个县(市、区)、横联18家社区街道及118家 "两定单位" 、市财政的劳动保障市域网络。劳动保障网站和12333运行正常,网站登录人次累计超过40万次,12333话务量超过1.4万个;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干部素质提升。
二、亮点工作及主要举措
(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完善出台促进就业政策。09年以来,为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本部门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重点就农民工、困难对象和高校毕业生三类群体就业和失业情况全面调查摸底,做到了底数清、工作思路清。在此基础上,年初,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我市《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政字[2009]4号)以及十余个配套政策性文件,就全市《就业失业登记证》审发、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等具体大项业务的办理条件、程序等都做出明确规定。6月份,联合多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邢政【2009】14号),为落实新一轮促就业政策、确保全年任务目标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服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毕业生就业。09年回邢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总数约3.3万人,其中,研究生371人,本科生4800人,专科生1.05万人,中专生1.5万人,师范类3000人。为促进毕业生就业,一是分解任务,强化责任。以 "百千万" 人才工程为龙头,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采取责任分工、局领导包县、加强督促检查等办法,层层分解就业任务,确保年内实现全市3万余名毕业生就业。二是搭建平台、建立基地。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的组织实施,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周集市、月专场、季综合、春季大型人才交流会等各类招聘会90余期。积极构筑市场体系,扩建发展了邢台县、沙河市、宁晋县、隆尧县、清河县、威县6家县域市场规模,培育发展了以院校为主的专业人才中介6家,使骨干人才市场达到了30家,充分发挥了龙头市场的带动作用和品牌效应。在重点乡镇和特色企业建立人才服务站点327个,组织430家企业成立人才就业协会,在全市各主要用人单位和院校聘请人才信息员1025名,做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定期活动。同时,加快基地建设,目前见习单位发展到104家,已征集见习岗位1693个,并在财政局的支持下动用再就业资金,每名见习生落实每月补贴312元,使这部分毕业生通过见习走向了正式工作岗位。三是创新政策、强化服务。为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毕业生自主创业各项优惠政策和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办法,为477名低保家庭困难毕业生免除了各种招聘费用和人事代理费用。免费为毕业生保存档案和人事手续,截止目前,实现了累计管理毕业生档案5万余份的新突破。积极开展 "三支一扶" 计划, 105名 "三支一扶" 人员选拔、体检、培训工作全部完成并上岗。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传媒、开设 "网络视频" 求职专区、定期发布人才供求信息和印制毕业生就业明白卡等方式,营造了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08年9月份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出现了农民工返乡和进城务工两个高峰期,为稳定就业形势,突出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强化政策宣传。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上街设点宣传、印制张贴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使广大农民工不但学习掌握了政策,同时也转变、更新了就业观念。二是加强技能培训。依托市区规模较大,师资力量齐全的院校,在全市筛选120多家培训基地,对农民工进行引导性和职业技能两方面的培训。同时,我们还重点加大了创业培训力度,针对创业小老板、下岗失业人员、未就业大学生等群体组织开展了免费创业培训班80余期,培训3000余人。三是做大做强劳务输出。加快跨省劳务输出工作的发展, "巨鹿电子装配工" 、 "广宗服务女" 、 "冀中能源名焊" 、 "邢台县井下普工" 等劳务品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截至目前,累计输出10.8万人(次)。四是加大职业介绍力度。全市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开展 "送春风行动" 、 "农民工专场洽谈会" 、 "私营企业招聘周" 等就业专项服务活动。09年4月17日,我市参加了 "2009河北--北京人力资源洽谈会" , 21个县(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参加,洽谈会当天与北京市423家用工单位达成用工意向,涉及人数10.7万人,受到省厅表彰。
(四)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一是鼓励自主创业。积极贯彻落实社保补贴、创业补贴和小额贷款等政策,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1800多万元、失业人员求职补贴244万元、创业补贴132.4万元,公益性岗位安置20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为477名低保家庭困难毕业生免除了各种招聘费用和人事代理费用,为5331名农民工落实鉴定补贴。二是加大对困难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为减轻企业负担,在部分困难企业停产转产期间,主动帮扶指导企业对职工进行 "充电" ,开展了职工转岗和提高技能培训工作,先后培训3700人次,帮助企业解决培训资金700多万元服务全市国企改革大局,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4家破产改制企业核销欠费900多万元,帮助1家政策性破产企业节省一次性企业离退休人员费用1300多万元。积极开展 "援企稳岗" 工作,截至目前,全市认定困难企业57家,涉及缓、减、免补贴资金2290余万元,惠及职工2.6万人。三是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金的救助作用。09年以来,累计为10977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3520.65万元,为1043名领取失业金满6个月未就业的失业人员核定求职补贴244万元,为3045名08届困难家庭大学毕业生发放失业补助金538.89万元,失业保险在失业人员向实现再就业过渡中解决现实困难、续缴社会保险和稳定社会、稳定家庭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五)加大扩面征缴力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自08年以来,我市严格执行省 "五挂钩" 机制,今年在省未下达任务时,就积极采取重点监控、通报督促等措施,促扩面,保征缴,省扩面任务下达后,又及时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经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工作稳步推进,覆盖人数不断增加,征缴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各大保险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10万多名企业离退休人员调待资金及时发放到位,人均月增资147元,目前全市养老金人均1159元,提高了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此外,我市还积极启动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和业务操作办法,重点调度了县(市、区)确保发放、扩面、基金结余等情况,从7月份起,全市实现了市辖县(市、区)统收统支。
(六)探索制度创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市本级国有企业破产改制工作中有关工伤保险政策的批复》(邢政函【2009】33号),统一了工伤保险待遇计发基数,妥善解决了我市破产改制企业新老工伤人员的待遇落实问题。适时调整市本级大额医疗保险政策和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标准,大额保险缴费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70元调整为110元,最高支付限额从原来的每年15万元调整为18万元,个人支付比例由原来的20%调整为15%,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6000元调整为15000元,切实保障了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积极做好新农保试点县的审核上报工作,确定了沙河市为试点县。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启动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广泛宣传政策。6月30日,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了启动大会。从7月份起,全市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正式启动。近半年来,领导小组每半月分片到县市区督导一次,一个月通报一次,数据每月上报一次,居民医保工作初显成效。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全市人才素质和本部门服务水平。一是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改革,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工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全部实现 "凡进必考" 。截至目前,市直事业单位已完成专业技术人员聘任达95%,县市区已完成约70%。完成了涉及12个系列1.8余万人参加的职称考试工作。完成了教师绩效工资的预发工作。二是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 "干部作风建设年" 活动。以党委中心组、支部为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学习与调研,深化服务方式与内容,改革现有行政运行体制和机制,加强督查与宣传。同时,结合人事、劳动合并这一特殊时期,突出抓人员思想教育和内部管理,确保了人员思想稳定,秩序不乱,工作不断,确保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做到了 "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
三、当前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就业再就业难度大。尽管09年以来我市通过鼓励企业吸纳、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失业保险救助等措施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就业形势保持了基本稳定,但是总体上促进就业的效果还不明显。分析原因,一是就业岗位开发渠道有限。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大批企业面临着减产、停产或破产改制,据统计,我市每年新成长劳动力与新增就业岗位相比空缺3.92万个,今年又有44家破产困难企业破产改制,1.8万人进失业,就业开发空间进一步缩小。二是创业体系不够完善。一方面,由于我市多年来小额贷款担保机构机制不顺,劳动、中小企业局、银行、财政多头管理、协调不畅,去年担保基金实际发放率不足50%,目前担保机制刚刚理顺,促进创业的各项政策还有待落实。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许多工作创新力度不足,比如我市的再就业孵化基地就很少,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潜力的挖掘。三是再就业资金筹集与使用压力越来越大。随着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惠及人群范围、补贴范围以及补贴标准的不断扩展和提高,再就业资金支出总量陡增,加上大部分县(市、区)受财力限制自筹资金较少,再就业资金支出使用压力越来越大。
(二)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一直承担着大量的政策宣传、就业服务、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等多项基础工作,加上城镇居民医保刚刚启动,工作职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我市的基层平台建设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覆盖面小。市区(即桥东、桥西两区)仅建立了9个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应建16个)、114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应建154个),还有很多社区未纳入覆盖范围。二是基础平台办公经费不足,办公条件还不能满足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三是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偏低。自2004年起,市区招录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123人工资补贴标准分别为:9名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每人每月600元,114名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工作人员每人每月400元,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照各承担50%的比例列入预算。近两年来,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提高,所、站工作人员多次反映工资补贴待遇偏低,且没有缴纳个人养老保险,致使这部分人员生活困难,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经多次向市政府反映,目前两区都已经做了调整。分析原因,一是我市经济条件有限,再就业资金结余少,支出缺口压力较大,对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少。二是希望省、市领导予以关注,协调相关部门,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争取尽快解决问题,更好的发挥他们服务基层群众的作用。
(三)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难度大。近年来,尽管我市每年都能圆满完成省下达的扩面征缴目标任务,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扩面压力大,征收任务艰巨的问题。分析原因,一是我市经济基础薄弱,国有、集体企业破产增多,导致职工纷纷断保。二是国有及国有改制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佳,无力缴费,只申报不缴费情况较为突出,导致基金征缴率低下。三是新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出于节约生产成本的考虑,无视职工合法权益,不为职工参保或只为个别职工参保,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执法力度不强,造成这部分企业参保率低。据统计,全市民营企业参保率不足10%。
四、2010年工作谋划
(一)面临的形势。总的看,20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但有所好转。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小,就业形势总体保持了稳定,各大社会保险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但由于全市经济发展的起伏波动,破产改制企业的增多,就业空间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基金支付压力还将越来越大。但也可以看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将不断增强我市的经济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加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具有非常好的社会环境,为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把思想统一到服务上、把工作统一到创新上" , "由权力型机关向社会公共服务型机关转变" ,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最终工作出发点,以关心民生作为我们工作的核心任务,用足用活国家政策,总的说就是, "重点工作搞突破,整体工作上水平" 。
(三)主要发展目标。预计201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7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30万人次。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47.5万人(含机关事业4.5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7.9万人、32.5万人、34万人、23.5万人,城镇居民参保率力争达到80%以上,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四)重点抓好十项工作。
1、积极实施 "万人上岗就业工程" 。由过去的柔性间接上岗重点抓好直接刚性上岗,积极争取国家再就业资金,把花钱买岗位作为一项重点突破。2010年,力争向国家争取资金1.5亿。资金使用范围为征集公益性岗位、提高补贴标准、大学生见习基地组建、扩大培训范围、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重点用于解决困难大学生、零就业家庭、下岗困难职工的就业问题,由过去11项分散使用变为集中使用,力争实现刚性就业5000人、市场直接就业5000人。
2、继续做好援企稳岗工作。由过去的分散使用资金变为重点集中使用,力争今年从失业金中拿出2000万,重点解决一些大型困难企业,实现 "定补贴资金总量、定困难企业、定补贴标准" ,重点用于社会养老保险补助、岗位补贴和培训补贴。
3、围绕经济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主要抓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尤其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引进层次较高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科技人才,尤其对当地的博士生做到无条件安排,硕士生做到千方百计安排,并且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全市经济发展。
4、积极核销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采取小步快跑、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的方式,争取2010年将所有破产终结企业约30多家,分期逐个上报,争取破产核销资金突破1个亿,最大程度减少财政负担。
5、积极争取调剂金保发放。我市共有企业退休人员10万多人,除每年完成2万人的扩面任务外,还差8个多亿的资金缺口,今年力争确保8个亿的资金争取,保发放保稳定。
6、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要有新突破。一是在城镇居民医保试点扩面方面,根据省测算下达我市城镇居民任务140万人,2010年争取累计达到100万人,争取资金9000万元。同时,加大基层平台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健全工作机制。二是在解决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方面,09年我市争取到了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6个亿,要使用好这批资金,做好破产企业职工的稳定工作。
5、积极争取调剂金保发放。我市共有企业退休人员10万多人,除每年完成2万人的扩面任务外,还差8个多亿的资金缺口,今年力争确保8个亿的资金争取,保发放保稳定。
6、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要有新突破。一是在城镇居民医保试点扩面方面,根据省测算下达我市城镇居民任务140万人,2010年争取累计达到100万人,争取资金9000万元。同时,加大基层平台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健全工作机制。二是在解决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方面,09年我市争取到了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6个亿,要使用好这批资金,做好破产企业职工的稳定工作。
7、重点抓好招录聘工作。针对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考试中环节多、程序繁杂等实际,大胆改革招录聘考试的方式、方法,根据实际,重点提高笔试比重,最大限度减少面试环节的不利因素,有效遏制不正之风。
8、抓好职称评审评定工作。实事求是运用政策,优化考评标准,由过去重学历转变为现在的重政绩,破除以论文决定职称的条条框框,坚持对边远地区中小学老师取消论文的做法,妥善解决一些优秀骨干教师的职称问题。
9、在人事调配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简化审批程序,充分放权,将调配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即由人事部门直接调配向教育、卫生等大系统放权,实行人事部门备案制。
10、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在去年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基本完成岗位聘用的基础上,按照省厅部署,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落实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工作,实行事业单位人员岗位管理制度和全员合同聘任制度。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