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1-09-28 发布机构: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98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一、上半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全市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上半年,实际完成肉类总产16.06万吨、禽蛋产量23.43万吨、奶类总产13.5万吨,水产品产量1996吨,同比分别增长5.9%、1.48%、0.04%和13.1%。分别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计划的47.9%、46.9%、48.2%和41.6%(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猪存栏166.72万头、肉牛存栏18.73万头、奶牛存栏8.68万头、羊存栏99.2万只、禽存栏4707.8万只。猪禽增长同比分别增长7.62%、10.54%,牛羊基本持平获略降。猪出栏125.81万头、牛出栏9.48万头,羊出栏58.21万只,禽出栏2597.56万只,猪禽同比分别增长12.21%和10.54%,牛羊基本持平。
(二)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提高。到6月底,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组织达58家,其中省级8家,市级50家。全市畜牧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达到15亿元,销售收入达到24亿元,辐射带动农户24万个。一是畜牧龙头企业组织呈现多样化。有畜禽生产型、饲料生产加工型、畜禽产品加工型和市场型的等。二是规模化养殖进程明显加快。到6月底,全市规模养殖场(区)发展到3769个,猪、鸡、牛、羊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65%、88%、98%和60%。三是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6月底,全市共有10家规模养殖场成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全市部、省级示范场达到32家。四是 "三加一" 产业基地(生猪、蛋鸡、奶牛和新兴肉禽产业基地)不断发展壮大。6月底 南宫、宁晋、隆尧等6个生猪主产县生猪存栏102万头,出栏75万头,分别占全市的59%和60%;沙河、柏乡、威县等6个蛋鸡养殖基地蛋鸡存栏2632万只,占全市的62%;在黑龙港流域新建和扩建了10个千头奶牛小区,全市2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区)发展100个。全市奶牛存栏达到8.79万头,其中黑龙港流域奶牛存栏6.7万头,占全市的76%;沙河、巨鹿、威县、临西等县(市)肉禽新型养殖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6月底,全市肉禽出栏600万只,其中肉禽新型养殖区肉禽出栏480万只,占全市的80%。
(三)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大。一是进一步明确各环节职责以及关键环节的责任定位,签订了责任状,形成了无缝隙全覆盖监管责任体系。促进了防疫工作,确保了免疫密度常年保持100%。今年我市代表全省接受了农业部春防检查组的检查,由于我市超前谋划,行动迅速,部署周密,严密实施免疫、监测、督查等各项防控措施,春防效果良好,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评价。二是开展监测,确保免疫效果。全市共监测血清学样品:禽流感8600份、口蹄疫3010 份、猪瘟2460份、新城疫8600份,对血清学监测不合格的场(户)均以下达了补免通知单。三是开展热季消毒灭源。全市累计投入消毒药品40余万元,重点对规模养殖场、交易市场、散养户饲养的畜禽圈舍及环境进行消毒。同时对粪便、污染物采取生物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消毒月" 期间,全市累计对2432个规模场、7.2万个散养户、128个定点屠宰厂、1527个交易市场摊位进行了消毒,累计消毒面积116.4万平方米。四是完善动物防疫应急机制,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全市3500个规模养殖场均设立了疫情举报电话。6月底,全市共检疫动物256.3万头(只)。产地检疫开展面达到100%。规模饲养场出栏动物的检疫率达到了100%。入场生猪屠宰检疫率,病害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出场动物产品检疫合格率均达到了100%。上半年我市检查肉类市场920个(次),定点屠宰场(点)630个(次)、冷库101个(次)。全市共查处违法经营案件82起。
(四)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一是畜产品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逐步健全。市级畜产品检测实验室计量认证工作已通过省专家组验收,完成了计量认证工作。全市 18个县(市)成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全市共检测畜产品188批次,饲料40批次;检测猪尿样24152批次。同时完成了省畜牧局、水产局抽、送样417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今年上半年共有27家养殖企业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完成无公害畜产品认证5家,完成换证15家。二是加大兽药市场监管。对兽药市场进行了整顿,对兽药GMP验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三是奶业转入常态管理。全市共有102个奶站,其中21个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四是开展了瘦肉精的专项整治工作。在专项整治活动中,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2589人(次),检查饲料生产经营企业3305个(次),养殖场13827个(次),屠宰厂点1224个(次),畜产品销售市场2437个(次)。张贴告知书3.19万份,签订承诺书8082份,悬挂条幅、粉刷标语5149条,实现了饲料、养殖、出栏、贩运、屠宰分段全程监管。省督导组到我市督导检查,对我市工作给予较高评价。
(五)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有所加强。截止现在,全市建成并验收发证的种畜禽场有114个。全市牛羊改良站点达到140个,其中建成标准化牛改良站30个,羊改良站10个,种公猪站6个,上半年全市推广优良奶牛冷冻精液7万支,推广猪人工授精10万支,完成高产奶牛胚胎移植120枚。全市猪、鸡、牛、羊良种率分别达到95.5%、97.5%、68%和50%,同比增长了1、0.5、5和1个百分点。
(六)饲草饲料产业逐渐做大做强。全市饲料产量101万吨,实现产值27亿元,饲料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7%以上。一是取缔非法饲料加工厂(点)。取缔捣毁30家,停产限期整改6家,共查封、销毁问题原料和产品680吨,有效净化了饲料市场。二是完善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制度。辖区内120家饲料生产企业全部落实了饲料监管责任人和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员,其中县级饲料监管责任人17名,质量安全监管员36名。上半年市、县饲料管理部门检查饲料生产企业1108个(次),查处违法案件13起。特别是开展的蛋白饲料专项整治活动,得到了省局的好评和推广。三是大力发展苜蓿、皇帝草、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作物,推广商品青贮、带穗青贮。全市新增牧草种植面积1万亩。全市没有发生等级以上草地火灾。
(七)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力度加大。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使一批重点项目纷纷落地。北京保吉安集团分别与巨鹿县、威县合作建设的肉鸡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0亿元。目前威县的肉鸡产业化项目已开工;巨鹿县已建成标准鸡舍120栋,肉鸡存栏60余万只。兴达集团肉鸭产业链项目是省级重点项目,项目计划投资2.7亿元。项目一期的种鸭场位于沙河市西九家村西,占地600多亩,已建成鸭舍22栋,饲养种鸭5.5万只;二期工程正在进行。河北旺族饲料有限公司总投资11.8亿元实施20•100•400猪产业链工程。目前隆尧祖代种猪场已建成年出栏2万头种猪商品猪标准化种猪场,现存栏4508头,其中:核心群490头、后备群690头。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争取项目20多个,项目总投资达到14.3亿元。
二、分析问题,真抓实干,确保完成全年的任务目标
上半年过去了,各科站一定要认真总结一下自己的各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深思所得,总结经验,发扬长处。有了一定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总会有一些成功之处,有一些特色亮点。必须及时对所有的闪光点和有益收获进行总结反思,做到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归类整理、充实完善,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内化为自觉认识,长期借鉴。二是要深思所失,汲取教训,纠治问题。工作中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偏差和失误。偶尔出现偏差和失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续犯错误,甚至同样错误连续的一而再再而三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注重对教训进行深刻反思。因为仅从行为层面对错误加以纠治,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修正作用,但不会形成认识上的自觉,错误仍会经常出现。必须始终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审视工作。不仅反思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而且善于洞察问题背后的问题,善于查找具体原因背后的内在原因,善于汲取直接教训背后的深层次教训。三是要深思所惑,深学透悟,精益求精。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疑点和难点问题,有时思想上也会产生一些困惑。这些现象,可能暂时对工作并未造成大的影响,但久而久之,很可能成为前进路上的 "绊脚石" 、 "拦路虎" 。运用反思思维,不仅要对已经显示结果的成功或者挫折进行梳理总结,也要对这些突出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要把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存在哪些疑问都记录下来,细细琢磨。在反思中把思考与研究紧密衔接起来,通过深入研究解决疑难问题,通过突破难点实现自我超越。譬如,如生猪周期性涨跌,固然有市场因素,我们应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使养殖户收益平稳;如何科学防控;如何科学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等。
上半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是畜牧业主导作用不明显。2010年我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34%,而全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3.5%,我们仅比平均数高0.5个百分点。说明我们产值比仅在全省居于中游。上半年肉、蛋、奶产量在全省分别居于第五位、第五位和第三位,基本也居于中游。但是从产量来说,肉类总产与第四名承德24.6万吨相比差近9万多吨。奶与石家庄43万吨比相差近30万吨。如果将奶牛大县宁晋划分出去,我市奶产量将下降7万多吨,届时在全省的排第9名。禽蛋产量在全省排第3位,与第二名的石家庄49万吨产量相差近27万吨。即使排除一些客观因素,形势也特别严峻。二是畜牧产业化程度还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畜产品深加工滞后。三是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疫病防治经费不足,防疫、检疫、监督的各级机构基础设施相对简陋,仪器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各种防控设备和手段均需进一步加强。四是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监管机构、监管手段、设备等均不能满足畜产品监测的需求,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五是学习风气尚不浓厚,敏感性不强。
为确保畜牧水产业持续发展,我局下半年应抓好以下几项业务工作:
(一)切实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下半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传统的节日都集中在下半年。因此在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是力争到年底全市完成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二是加快养殖业标准化建设,推广健康、清洁和生态养殖,搞好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10月底前,完成沙河、邢台县的申报、送检、认证工作。三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强化各个环节的监管,严厉查处 "瘦肉精" 、 "苏丹红" 、 "三聚氰胺" 等违规添加物的非法生产和使用,全面提升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加强畜产品检测实验室计量认证的后续管理。
(二)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转变经营方式。经营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以此提高畜牧业效益。到年底全市万头以上猪场发展到18家,5000只以上蛋鸡饲养场力争达到750个。存栏奶牛300头以上的规模场(小区)发展到120家。肉禽出栏达到1200万只。生猪、蛋鸡、奶牛、肉(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72%、90%、100%、92%。
(三)继续坚持稳定蛋鸡、调优奶牛、壮大生猪,积极发展肉(畜)禽新兴产业。一是重点加强华威牧业、隆尧怡东两个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和生猪养殖龙头建设,稳步发展南宫、内丘、威县、隆尧、南和、宁晋六个生猪主产县。二是继续建设沙河、隆尧、柏乡三个蛋鸡存栏500万只以上的优势养殖县;建设威县、南和两个存栏300万只以上的蛋鸡重点养殖县;建设临城、任县、宁晋、临西四个存栏200万只以上的蛋鸡新兴养殖县。三是以完达山贝兰德乳业为依托,继续抓好千头奶牛小区建设,争取到年底千头小区发展到12个。四是以兴达肉鸭屠宰加工项目为依托,带动沙河、临西、清河、威县等县(市)肉禽和邢、沙、临、内四个山区县肉牛两个新型养殖区发展。到年底全市肉牛、肉禽出栏分别达到20万头和1200万只。
(四)加强疫病防控,保障生产安全。要加强监测预警分析,在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预警重点,切实搞好风险评估,争取防控工作主动权。一是传统的春秋强制免疫工作,主要从疫苗注射、监测预警、检疫监督等方面做好防控工作。二是随着规模养殖的出现,重点开始对规模场实行程序化免疫,将中小规模场和散养户列为防控工作的难点,实行强制性免疫。三是坚持做好每月最后一周的补免制度,确保动物始终保持有效保护状态。四是积极开展8月消毒月活动,搞好消毒灭源工作。五是加强疫苗适应性对比试验,从中选择适合我省的疫苗,提高疫苗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免疫效果。六是全面实施动物疫病科学防控与依法监管工程,从而实现了防控工作重点突出,过程系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做好实验室的迎检工作。
(五)完善 "三个体系" 建设。一是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建设生猪、蛋鸡、奶(肉)牛三大良繁体系。生猪良繁体系争取达到年供纯种和二元母猪能力23万头、三元商品仔猪28万头、年人工授精改配母,猪14万头;蛋鸡良繁体系争取父母代种鸡存栏达到75万只以上,建设和稳定年供商品代母雏能力8000万羽;奶肉牛良繁体系重点完成标准化奶肉牛改良站点总数力争达到120个。建成受体母牛存栏百头以上的奶牛繁育场5个,争取并完成高产奶牛胚胎移植200枚。年底全市猪、鸡、牛、羊良种率分别达到96%、98%、68%和50%。二是饲草饲料体系。加大饲料企业整合力度,建立完善安全、优质、生态协调发展的饲料工业体系。全市混合饲料产量达到170万吨;秸秆开发力争突破200万吨,人工种草新增面积1.5万亩。加强草地病虫害防治和草原防火工作,确保不出现草原等级火灾。三是技术支撑体系。开展有计划、分层次的技术培训,加强对新建规模养殖场的技术指导,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力度。以8个农业部示范场挂牌企业为突破口,积极推介和建设一批能够延长畜牧业产业链,标准高、规模大、外向型、牵动强的畜牧业深加工龙头企业,尽快形成一批龙头企业集群。坚持引资金与引技术相结合,利用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政策优势,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我市落户,到年底,到位资金力争突破12亿元。
三、进一步加强学习,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
重视和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当前,畜牧水产事业正处在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可持续发展畜牧转变的关键阶段,投入品监管、疫病防控、发展较慢、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涉及民生的问题亟待解决,科学、合理、高效的畜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亟待建立,影响畜牧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突破。特别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影响,近年来畜牧业资源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牧渔业工作形势,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深化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牧渔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才能提高科学发展能力,把握关系牧渔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自觉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正确思路和行动;才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破解制约牧渔业发展难题,促进牧渔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重新学习、继续学习的任务,又一次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 "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我们要通过学习,坚定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提供精神动力、保持廉洁自律、解决发展难题。胡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落实在行动上。
上半年在科站长会上,我局提出了加强作风建设一定要把 "六力" 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外在表现标准。就是:以我们的事业为根本追求的动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朝气蓬勃、开拓创新的活力;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实现美好目标的凝聚力;有令即行、有法即依的执行力;让广大干部做事放心和满意的亲和力。在作风建设方面,我再强调的是抓落实。年初的任务目标已经确定,我们的各项制度已经颁布,关键是落实。特别是在我们的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的情况下,要求各位科站长必须有实实在在、真抓实干的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要强化工作责任,狠抓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机制。努力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同时,要强化督查,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落实督查机制,对重点工作做到定期调度、全程跟踪、确保落实。根据年初制定的考核办法,对贡献大、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甚至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惩戒。提倡务实干事、雷厉风行的干练作风,从而形成凝神聚力、不甘平庸、人争先进、事争一流的浓厚氛围,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同志们,做好今年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创新思路,再增措施,鼓足干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全市畜牧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