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林业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08-04-12      发布机构:市林业局      浏览次数:87     字体:[  ]

体裁分类: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核心目标,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依托项目拉动,加强工程管理,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实现了全市林业的健康发展,为建设绿色邢台、生态邢台、和谐邢台做出了新贡献。今年,我市被评为全省农田林网建设先进市;太行山绿化工程在全省检查中名列第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省居先进行列;春季植树造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容器苗造林和林博会组织工作分别被市直工委评为一、二、三、四季度高效或创新工作;市政府服务中心林业窗口连续12次被评为优质服务红旗窗口。主要作法是:

    一、大搞植树造林,努力增加森林资源。一年来,各级按照市委、市政府 "多种树是硬道理、种活树是高水平、管好树是真本领" 的要求,紧紧围绕 "一带两沿三环" 和农林复合经营建设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争取林业建设项目10个,资金8100万元,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2万亩,占计划的103%。其中完成人工造林14万亩,飞播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13万亩。新增农田林网折合面积3万亩。全市完成义务植树1115万株,占计划的101.4%,其中市直义务植树7万株,完成了七里河2.2公里的绿化带建设任务。

今年造林工作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领导更重视。市委、市政府对今年造林绿化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全市造林绿化、环城绿化、义务植树安排等4个文件,1月29日和3月5日两次召开全市绿化工作会议和调度会议,对绿化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和调度。正月初五和4月3日,市委书记董经纬先后两次参加植树活动。3月12日,姜德果、齐耀增、崔宝玉等20多名市领导到大沙河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在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文、副市长任保伦每周一、三、五听取全市造林绿化进度,并多次现场调度绿化工作。邢台日报每周公布一次造林进度,每周二、周五在头版通报绿化情况,营造了全民参与造林绿化的浓厚氛围。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县林业部门积极行动,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春季造林计划。二是投入更多。今年各县市财政投入资金达到2539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投入1592万元,这在往年是没有过的。如沙河市财政投入900万元用于造林绿化。南和县和任县财政分别拿出30万元,建立绿化基金,每个乡筹资3万元存入林业专户,用于购买苗木及奖励。巨鹿县财政拿出20万元,每乡镇拿出2万元用于奖励。隆尧县财政列支专项资金40万元,用于绿化苗木补贴,每栽活一棵合格苗木,补助1元,为多种树、种好树奠定了基础。三是质量更好。市、县林业部门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积极提供技术支撑,严把造林质量关。市林业局9名县级领导和53名业务人员实行包县责任制,吃住在基层,对县(市、区)造林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与市政府督查室专项督导6次,确保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县(市、区)林业局也派出技术人员,分包乡镇及重点村庄,及时为群众搞好技术服务。邢台县在雨季容器苗造林中,坚持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栽植时严把 "三关" :即苗木关,所栽苗木全部为生长旺盛的营养杯苗;整地关,采用小鱼鳞坑整地,挖坑深度大于30公分;栽植关,做到随起苗、随运苗、随栽植,栽前苗木浸水,栽后浇透水,确保了造林成效。沙河市在大沙河南岸绿化中,机械化平整沙化土地,全部换好土,植树坑大于60公分见方,树苗全部采用胸径3公分以上大苗,完成造林1000亩。临西县在农田林网建设中,按照先修路挖沟、后栽树浇水的要求,高标准植树18万株,做到了树栽下、水浇上、有人管,造林成活率达到97%以上。四是检查机制更新。4月底和5月底,利用4天时间,市林业局班子成员带队,各县(市、区)林业局一把手参加,分别对平原和山区县市春季造林情况进行联查,通过联查,摸清了实情,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也为年终综合评比提供了依据。

    二、优化林业结构,打造绿色富民产业。以提质增效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林业结构调整,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450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180万亩,预计今年果品产量达到8亿公斤,林业产业产值达到48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力做好三篇绿色富民文章。一是在太行山区以发展苹果、板栗、核桃、大枣为重点,继续推进百万亩优质干鲜果品带建设。今年新发展果树面积7万亩。二是着力构建我市沿道路、沿河渠绿色长廊,环市区、环县城、环乡村绿色屏障,增加森林资源,优化人居环境。 "两沿" 绿化2050公里,其中完成乡村道路绿化1350公里,占任务的109.8%; "三环" 绿化植树249.1万株,完成村庄绿化造林3万亩,占任务的15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5%。三是在平原地区大力推广林粮间作、林棉间作、枣粮间作等农林复合经营种植模式,提高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新发展农林复合经营面积10510亩。

    同时,积极开展为果农搞服务、送技术活动。市林业局果树技术人员承包示范点12个,面积8000多亩,多形式、多方位大搞林果技术培训活动,直接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还在邢台电视台《沃土》栏目举办讲座6起,提高了林果农科学经营与管理水平。积极落实政府确定的 "食品安全工程" ,从提高果品质量入手,大力推广果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促进了果品生产健康发展。今年全市完成无公害产地认定55.8万亩,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富岗" 苹果实现了全程绿色监控,让消费者对苹果从 "果园" 到 "餐桌" 全过程看得明白,吃得放心。 "浆水" 牌苹果继党的十六大之后又被选定为 "十七大" 特供果品。 "宁晋鸭梨" 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果品认证和国家级有机果品认证工作开始起步。按照省局安排,认真开展了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共查清我市主栽用材林树种有29个55品种,栽培面积173万亩,主栽经济林树种有18个124品种,栽培面积163万亩,为全市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积极实施林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了阶段性工作任务。今年以来,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坚持 "因地制宜、因村制宜" 、 "急不得,慢不得" 、 "好中求快,快中求好" 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市政府连续召开4次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安排调度,市林业局连续召开6次林改调度会议,督促工作落实。同时,采取广播、电视、报纸和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在邢台两报开辟林改专栏,在邢台电视台《沃土》栏目定期播放林改动态,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市林业局实行班子成员包县责任制,11名县级干部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深入县乡村督导检查,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严格依法办事,不给现实添麻烦,不给历史留包袱,依靠广大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各县市林业部门共抽调人员近200名,走村入户开展林地勘查、调研、指导、确权等工作,做到了确权步骤不减少、发证质量有保证,林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目前,各县(市、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全部通过了本辖区政府审批,并按时上报省林改办,使全市林业发展史上第一次有了一套较为规范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全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450万亩,9月底已全部完成明晰产权工作,完成率100%。目前完成登记录入面积340万亩,占总改革任务的96%,已发林权证11.3万份,这些指标目前均位居全省前列。

    四、狠抓森林防火,实现三个创新。坚持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的方针,周密安排部署,强化责任落实,收到了较好效果。全市共发生森林火警8起,没有发生一般性以上的森林火灾,实现了连续15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在工作中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市委书记董经纬、市长姜德果联名致信各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要求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副市长任保伦从4月1日起连续4天到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现场办公,亲自指挥调度。在防火紧要期,市林业局建立应急机制,打破科室界限,成立了扑救指挥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火灾侦破组、值班调度组等应急组织,实行集中办公,昼夜多人值班。二是创新激励机制。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下发的《关于加大森林火灾处罚力度的紧急通知》指出,对发生火警的县市不仅要在全市通报批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进行重罚。明确规定,对省卫星监测到的火警每起罚款5万元,市发现的每起罚款1万元,罚款由财政部门统一划拔,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县、乡、村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了天天督导,日日防火。三是创新督查机制。市林业局实行局长、科站长包县责任制,局主要领导负责全市防火督导检查,其他领导分包4个山区重点县市。在防火关键期,分别进驻所包县市巡回督导检查,吃住在林区一线,日夜督查重点部位,及时堵塞漏洞,消除火灾隐患,保证了森林资源安全。同时加强队伍建设,4个山区县市均成立了30人以上的专业扑火队伍,18个重点林区都成立了半专业扑火队伍。在进入林区的主要路口设立森林防火检查站32个,严禁控制携带火种进山,杜绝了火灾隐患。

    五、活化机制,靠政策调动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各县市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行荒山荒地、道路河渠等拍卖承包营林机制,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一是股分制造林。临城县大力推广 "绿岭" 成功模式,制订优惠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和吸引有经济实力的单位和个人投资绿化。新惠通农林科技公司承包荒岗地1万亩,现已完成整地5000亩,栽植薄皮核桃近3000亩。二是公司化造林。邢台县采用专业绿化公司造林的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规定:工程造林和管理实行资金报账制,造林公司负责完成绿化任务,当年成活率和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经林业部门验收合格后支取相应资金;县林业局负责规划设计、工程监理和检查验收;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管理,按验收结果兑现资金。由于责任明确,要求具体,既调动了造林公司的积极性,保证了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又确保了资金运行安全。三是路渠拍卖制。新河县采取租赁、拍卖的方法,对路渠林地使用权进行确权发证,吸收社会资金10万多元,完成植树5万株。柏乡县交通局将东娄线新修路段边沟使用权拍卖给当地群众,由群众出资购买树苗栽植,树木所有权归农户所有,解决了投入和管护问题,实现了部门和群众 "双赢" ,完成绿化7公里,植树1.3万株。宁晋县退休干部雒双越投资20万元,承包荒沙地380亩,河堤5公里,建设自己的绿色银行,栽植杨树1万余株。

     六、强化依法治林,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我们把2007年确定为林业执法年,集中人力物力,认真组织开展了 "打击非法运输木材" 、 "打击非法野外用火" 、 "绿盾二号" 等专项治理行动。全市查处林业各类案件1359起,行政处罚759人,罚款142万元,刑事拘留3人。同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有影响的典型案件,实行重点突破,今年共挂牌督办了10个重大案件,并进行公开处理。特别是5月中旬,我局配合省森林公安分局,对沙河、宁晋等县市乱捕滥猎野生鸟类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收缴捕鸟网等58套以及黄鹂、喜鹊等野生鸟类,有力地保护了动植物资源的安全。同时,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力度,重点实施了美国白蛾的防控和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治工作,加强了各级森防监测体系建设。今年全市完成防治作业面积13万亩,其中无公害防治面积10.8万亩,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4%,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7%,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省下达计划。全市没有出现虫害成灾现象和美国白蛾危害。

    七、加强行风建设,构建和谐机关。进一步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评议工作深入开展。在全局干部职工中掀起了学习 "十七大" 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高潮,开展了 "落实科学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讨论活动,大力倡导无私奉献、钻研业务、争先创优、学赶先进四种良好风气,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开展了 "出一计献一策" 活动,科级及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每月就机关建设和林业发展等向局班子提1-2条合理化建议,形成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局党组对每一名干部职工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实行了干部职工过生日送祝福活动,为每一名同志赠送生日蛋糕,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用心去想、用力去做的工作热情。组织干部职工到林业建设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干好林业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赢得了群众的热爱,树立了林业部门的良好形象。

今年我市林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建设生态邢台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造林树种单一,杨树纯林多,混交林少,林分质量不高;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需进一步完善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经费投入不足;林业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人员少,不能满足越来越重的执法任务和要求;林业宣传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等。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落实 "十七大" 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解决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克难攻坚,为建设和谐邢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成绩。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