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数字规划”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 2011-05-05 发布机构:市行政审批局 浏览次数:9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通常是某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代表,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带动作用。随着 "数字地球" 、 "数字城市" 等新兴概念的提出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完善,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已渗透到在我们城市生活中,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经济成长性的重要标志。而 "数字规划" 就是把最新的数字技术运用到城市规划中,通过信息技术和传统管理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市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综合管理、高效服务,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优化配置城市资源,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发展。
一、我市 "数字规划" 建设现状
"数字规划" 是将传统城市规划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以GIS技术为主)相结合,全面规划管理城市建设的过程。 "数字规划" 系统将城市的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规划实施等环节以数字化形式呈现,为规划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实现物质、经济、环境、社会一体化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安排。
我市 "数字规划" 系统于2010年8月14日搭建完成并顺利通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估验收组验收。其中针对2010年数字规划建设的49项评估验收项目,经评估验收组现场评估,市城乡规划局47项符合标准、2项基本符合标准,符合率为96%。
截至目前,省、市两级 "1125" 数字规划框架已基本搭建( "1125" 是指一套保障体系、一个信息资源库,两大基础平台和五个基本系统)。我市城乡规划信息资源库已初具规模,市区内基础地形、总规、控详规等成果数据已基本录入完成,为图文一体化审批、监管、辅助决策等提供了数据基础。此外,数字规划所应用的 "两大平台" 也已搭建完成。其中,城乡空间信息平台,为空间信息的 "一张图" 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城乡规划电子政务平台,为规划审批、监督等业务网上流转提供了技术保证。
二、 "数字规划" 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建设,我市 "数字规划" 工作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是随着规划管理工作日益细化,我市规划信息化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 "数字规划" 基础数据共享程度较差。目前,我市 "数字规划" 系统市区内基础地形、总规、控详规等成果数据已基本录入完成,但是还未实现规划与城管、建设、房管、交通等城市管理部门空间数据共享,难以发挥城市地理信息在规划管理工作中的最大效益。
二是 "数字规划" 相关理论研究薄弱。我们对于 "数字规划" 的基本概念、建设 "数字规划" 的主要方法和建设 "数字规划" 的根本目的等一些理论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没有统一的认识,不能适应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三是 "数字规划" 系统利用程度不高。在日常规划管理工作中,规划项目审批需要大量规划信息资源作为支撑。但因缺乏有效整合机制,造成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匮乏,使得现有 "数字规划" 系统很难实现带图审批、图文同步的工作流程,一些办公行为还需要手工查找与处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有信息系统的利用程度。
四是 "数字规划" 系统更新、管理机制不健全。规划管理工作内容丰富,数据更新频繁,由于没有 "数字规划" 系统管理机制,基础地形图数据库缺乏更新机制,规划地理数据缺乏现势性。如果不能有效的实现规划信息数据管理,保障规划数据的时效性、真实性,数据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也就不能达到 "数字规划" 建设的目标。
三、加快 "数字规划" 建设的对策
网络经济时代,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规划系统作为城市发展的龙头,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强化提高将会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数字规划" 系统可以有效促进政府信息化建设,促进部门体制改革与创新,并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积极推进城市规划信息化,将成为提高部门管理水平,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但是 "数字规划" 建设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相关理论研究薄弱、相关机制不健全等,在今后政府信息网络建设中,我们必须客观的认识这些现有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快我市 "数字规划" 建设。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对 "数字规划" 的认识。部门工作人员既是社会信息的管理者、加工者,也是信息传播者、使用者。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对于 "数字规划" 的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规划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所以要多开展与 "数字规划" 建设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改变部分工作人员对于 "数字规划" 的简单认识,提高理性认识。要让相关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建设 "数字规划" 的意义,把建设 "数字规划" 看成是提升机关效能与改善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转变政府职能与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这样才能保证 "数字规划" 建设顺利开展。
二是加速配套政策出台,完善 "数字规划" 相关体制。规划部门在城市发展道路上是先行者,也是引导者,所以必须有效界定规划信息数字化行为,把城市总体规划数字化、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数字化等行为建立在清晰透明的政策框架内。只有加速 "数字规划" 配套政策出台,完善相关体制,才可以保证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的信息化意识。要充分利用好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各种传播媒介,通过专题报道和专题节目等形式宣传 "数字规划" 相关知识,向社会公众普及 "数字规划知识" ,使人们更进一步了解 "数字规划" ,支持 "数字规划" ,参与 "数字规划" 建设。
四是加快县区信息化建设,避免出现 "数字鸿沟" 问题。无论是解决国家之间的 "数字鸿沟" 问题,还是解决地区之间的或者是个人之间的 "数字鸿沟" 问题,信息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继续加快我市的政府信息网络建设,完善政府部门信息系统应用建设,从而由政府信息化建设带动整个社会的信息网络建设。建设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得支持,给予相应地区物质上和政策上的帮助。通过多种有效措施来保障区域信息化建设,提高市县两级的信息化水平,避免出现 "数字鸿沟" 问题。
四、结语
总而言之, "数字规划" 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数字规划" 的建设需要从宏观层面统筹安排、积极部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人员参与建设,希望在长远规划的前堤下,分期实施,逐步完善,把我市 "数字规划" 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让地下管网三维呈现、城市规划方案远程专家会审成为现实,让 "数字规划" 将真正成为 "数字城市" 的龙头和基础。
(邢台市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局窗口吴皓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