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
发布时间: 2011-11-01 发布机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22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工作部署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一、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简要分析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保持了去年以来的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总体上呈现出经济运行态势平稳、主要指标较快增长、运行质量继续提高、结构调整逐步优化、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的特点,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奠定了基础。
(一)从宏观经济运行层面看,经济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运行质量继续提高。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41.1亿元,同比增长11.5%。全部财政收入完成89.2亿元,占年任务的58.4%,增长30.6%,增速同比提高15.3个百分点,总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8位,均比上年同期前进1个位次。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9.8亿元,占年任务的60.6%,增长41.9%,增速同比提高16.5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达到44.6%,较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
(二)从三大需求看,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投资、出口保持较快增长。1-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3.3亿元,同比增长16.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5.2亿元,增长27%。第一批200个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00.8亿元,占年计划的59.1%,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123个计划新开工项目中,有115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达93.5%,是近年来最好水平;任县电厂等一批重点前期项目取得较大进展。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85亿美元,增长61.7%。进出口总值完成10.7亿美元,增长21.6%。其中出口5.6亿美元,增长23.7%。
(三)从三次产业看,工业、服务业较快发展,农业生产形势较好。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72.6亿元,同比增长15.3%,比一季度加快4.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8.4%。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68.9亿元,增长14.4%;实现利润45.1亿元,增长13%。服务业稳步发展,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1.3亿元,增长10.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小麦平均亩产437.8公斤,总产238.8万吨,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1-6月,全市肉类总产增长5.5%,鲜蛋产量同比持平,鲜奶产量增长0.1%。
(四)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事业有了新的进步。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77元,同比增长10.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886元,增长30%。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6万人,新农合参合率96.1%,均已超额完成全年计划。5月31日,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基层综合医改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二、我市宏观发展环境分析和基本判断
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上半年宏观政策不断调整,紧缩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加之国内外宏观发展环境依然十分复杂,对下半年总体形势的估价不容乐观。
(一)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远未消除,加之今年以来粮食、原油等大宗商品轮番上涨,全球性通胀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
(二)从国内环境看。一是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仍存在诸多矛盾和潜在风险。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转向自主增长,但经济增长小幅回调,一些经济指标增速放缓,CPI高位运行推高社会通胀预期,特别是受融资难、招工难、生产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影响,3、4月份以来,沿海发达地区大量中小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少数企业开始倒闭,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艰难,使经济运行呈现新的特点,存在潜在风险。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持续收紧。货币政策方面,呈持续紧缩趋向。自去年10月以来,央行每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两个月加一次息。今年央行已经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目前大型、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上升至21.5%和18%的历史高位。产业政策方面,全面提高产业准入标准。颁布实施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加强了对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的限制,原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领域的部分品种鼓励类条目不再鼓励;一些原来允许类的产品列为了限制类;一些原来限制类的列为了淘汰类,并有明确的淘汰年限。房地产政策方面,出台限购令、 "新国八条" 、开展房产税试点,从政府监管、金融、税收、土地交易、房源供应、需求管理等多个方面,延续并全面强化各项调控政策。以上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效应,有的已经显现,有的近期即将显现。
为切实搞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最近我们到国家发改委咨询了下半年宏观政策趋向和全国经济增长预期。一是货币政策不会松动,但也不会像上半年那样持续收紧。近期将重点观察上半年的政策效应,然后再作出调整。二是经济增长还会回调。下半年,国家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预期经济增长还将有所回落。三是国家 "十二五" 期间对各地节能减排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影响不可低估。最近,国家正在围绕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测算分配各省 "十二五" 及年度能源消费总量,逐级实施以能源消费总量和用电量为主要手段的刚性控制,预期下半年围绕完成全年节能减排任务,可能会采取限电等针对高耗能企业的临时强制措施。
(三)对我市下半年经济发展形势的初步判断。展望我市全年经济走势,加快发展的迫切性、积极性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加大相互作用,调整转型的主动性与转型过程的长期性并存,主要经济领域和工业行业形势有喜有忧,总体上预期下半年面临的困难较多,但全市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可以实现年初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具体分析如下:
当前,我市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市委、市政府发展思路清晰,领导坚强有力,部门团结协作; "双提" 活动深入开展,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广大干部群众人心思上,思想高度统一,上项目、抓招商、谋发展的愿望和热情空前高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前所未有。各级各部门和众多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提高了应变能力,调整了发展战略,积极主动调结构、促转型,新兴产业快速扩张,传统产业稳步提升,结构优化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与此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邢台是一个传统产业特别是 "两高" 行业比重较大的市,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当繁重,加之当前外部发展环境又十分复杂,即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预期下半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困难和不利因素较多,必须未雨绸缪,提早应对。
一是工业低速低效的问题比较突出。今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费用增加推高生产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市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集中呈现出开工率高、成本高和低库存、低增长、低效益的 "两高三低" 运行特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实现利润增长幅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呈连续回落态势,1-6月,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1-5月,实现利税增速回落32.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速回落64.6个百分点;全市7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95家亏损,亏损面达12%,比去年同期扩大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5.1%,比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低3.6个百分点。钢铁工业,虽然钢材价格高于去年,但由于铁精粉价格上涨23%,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利润空间明显缩小,吨钢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0%。煤化工业,主焦煤价格同比上涨8%,焦炭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已近微利,整体上是以化养焦。光伏工业,进入二季度后,受欧洲几个光伏应用大国相继减免光伏补贴政策影响,市场需求下降,产品价格下跌,利润空间缩小。玻璃工业,浮法平玻每重箱较去年同期下降8元,煤炭每吨上涨300元、纯碱每吨上涨350元,企业已处盈亏临界点。电力工业,因煤价持续上涨,亏损严重,兴泰、国泰已处于多发多亏状态。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更为迫切。一方面,我市钢铁、焦化、水泥、玻璃等主导产业均属于国内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品趋同,竞争激烈,在当前的形势下均受到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挤压,生产时好时坏,经营步履维艰。另一方面,虽然我市近年来自己跟自己比,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水泥实现了新型干法100%,玻璃浮法占比达到了60%,轴承、自行车、电缆、机械制造等产业也正在上档升级,但与国家不断提高的产业政策门槛比,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比,升级步伐仍然相对较慢,在市场需求结构加速变化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仍处弱势。
三是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制约凸显。用地方面,今年河北省实施 "四个一" 发展战略,全省用地指标向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经济隆起带倾斜,分配我市的指标减少。另外,我市好项目、大项目相对少,争取省用地指标难度较大。资金方面,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增加,企业间供销难以及时结算,货款拖欠问题突出。重点调查的30家直报企业中,22家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紧张。一些项目因资金问题推迟开工或放缓了建设步伐。电力方面,今年4月以来,国内多个地方出现 "电荒" ,华东电网、华中电网均出现较大电力缺口。5、6月份,河北南网电力供应出现缺口,形势严峻。我市近两个月个别时间也实行了有序用电,预测迎峰度夏期间,电力缺口将达40万千瓦。
四是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压力较大。 "十二五" 期间,国家对节能减排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调控措施将更加直接,更加有力。 "十一五" 期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比重由72%上升至80%左右;其中,钢铁、建材、煤炭、焦化、电力、化工等六个高耗能行业占到全部工业的比重由57.9%上升至65%。完成 "十二五" 的节能减排目标,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设备更新、技术进步,任务比较艰巨。
五是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矛盾并存。一方面,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据测算, "十二五" 时期,我市每年下岗失业人员、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4万人,而新增就业岗位每年不足10万个,缺口在4万个以上,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另一方面,招工难和用工成本增加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技术工人流动性很强,一般工人外流较多,工人工资涨幅较大,平均上调20%以上,我市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不再存在。
六是居民消费品物价水平上涨较快。受输入性通胀增强、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自去年11月开始呈现出上涨快、范围广的特点。1-6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涨幅同比扩大2个百分点,较前5个月扩大0.3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保持在4%以上。食品类和居住类仍是影响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主要因素,分别上涨10.7%和7.8%。
三、下半年工作建议
面对复杂的发展形势,着眼于全面完成年初制订的各项目标任务,既要充分估计可能面临的困难,积极主动应对;又要坚定发展信心,狠抓各项既定工作部署的落实,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建议下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着力保增长。建议市委、市政府采取措施,由督查部门加强督查,搞好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督办,对照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确保按时完成或超额完成。二是着力稳运行。加强对经济运行走势的研判,既要重形,也要重势;既要看累计,也要看当月;既要看自己,也要看外地;既要看到苗头性的,也要看到潜在的问题,早认识、早应对。三是着力促转型。建议由有关部门牵头,逐个产业研究升级方向、路径和推进措施。发挥好市政府支持产业调整贴息资金作用,推进技术创新平台、企业品牌和战略性支撑项目建设。制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力促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在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上实现突破。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质量效益型的现代农业。四是着力增投入。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促年内计划投产项目提前投产达效,特别是力促一批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尽快建成;力促计划新开工项目提早开工建设,确保再有一批重点前期项目提前开工。做实重大项目市县两级领导分包责任制,市里重点抓培育三大千亿产业及百亿企业和百亿工业聚集区(园区)的重大项目,县(市、区)重点抓县域特色产业投资超亿元重点项目。五是着力破瓶颈。以逐步形成一个县(市)一个省级工业聚集区(园区)为目标,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加大土地挖潜力度,积极争列省重点项目计划,争取满足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提高跑办协调工作水平,力促今年争取的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高于全省各市平均水平。促进金融机构与地方的更好合作,力争年内信贷融资规模不低于去年水平。做好电力供应预案,在保障居民用电的同时,确保规模以上企业正常运行。组织企业与市属职教学校开展校企对接,为企业定向培训技术工人;进一步改善用工环境,稳定技术工人队伍。六是着力抓招商。继续加大招商力度,进一步提高招商质量,狠抓项目落地。围绕做大做强既有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抓招商,在招商中把握好国家政策,强化选商意识,克服单纯拚优惠政策和资源,注重长远发展,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七是着力惠民生。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积极做好就业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省、市既有的民生领域各项政策、资金支持,切实抓好年初确定的各项民生工程,确保按既定的时间进度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