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邢台市工业结构调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 2012-03-05      发布机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3     字体:[  ]

体裁分类:工作部署     主题分类:工业、交通           

 

 

 

 

 

 

一、面临的形势
2012年,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既有不少有利因素,也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面临的环境仍然复杂。有力因素:一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 "十二五" 规划,我市所处的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全市工业调结构、优布局、转方式提供了难得机遇。二是全国、全省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宏观环境没有改变,为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三是国家宏观调控、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四是 "十二五" 各专项规划的实施,工业聚集区建设,玻璃研究院、光伏研究院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建设,央企进河北进邢台等,为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平台和条件。困难和挑战:一是新的五年,新一轮区域竞争,特别是对中高端产品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使我市工业结构调整、经济赶先进位面临更大压力。二是欧债危机的蔓延,欧美双反,出口压力增大,有可能降低企业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和动力。三是企业融资、土地瓶颈、劳动用工、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成本压力不断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四是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房地产销售不振,汽车市场回落,且我市原材料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较大,将对我市钢铁、建材、煤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带来冲击,进而影响结构调整的内生动力。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总体思路:2012年,围绕加快构建具有邢台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我市经济发展战略,以工业聚集区(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努力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加快实现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目标: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0亿元,增长14%以上;新能源、装备制造、煤盐化工、新型建材四个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58%以上,提高3.5个百分点。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工业聚集区建设取得新成效,行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三、主要任务
(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产业化基地这一品牌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打造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为主线,提升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促光伏产业快速扩张。着力培育发展风电装备、光热、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产业,积极推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工程。重点建设宁晋、开发区、沙河三大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工业聚集区,重点支持晶龙集团加快市域内扩张步伐,促进中钢邢机、三环、光源加快开发新能源装备产品。
2、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重点支持大曹庄瑞晶康生物制药、恒利制药工业园、临城、内邱、威县现代医药及新河生物化工项目建设,推进我市生物产业快速发展。
 
3、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重点支持旭阳环己酮、聚甲醛,任县氟硅橡胶,威县氟硅材料,平乡新型膜材料,沙河特种玻璃,新河钢铁新材料等项目建设。
 
4、新能源汽车产业。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重点支持清河御捷车业、红星电动汽车产业化,支持开发区、清河、巨鹿、威县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电
池项目建设。
(二)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5、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向大型化、精密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重点发展专用及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基础配套产品等三大领域,加快培育四大产业基地,即着力打造世界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轧辊制造及大型铸锻件生产基地;加快与中航工业集团的合作进程,建设邢台中重卡及特种车底盘生产基地,重振我市汽车工业;支持高开区和沙河高强紧固件、标准件工业园建设,建设我国北方最大的紧固件制造和销售基地;依托吉泰特钢的规模与技术优势,建设国内较大的船用型钢及船结构件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宁晋电线电缆、临西轴承、平乡自行车、清河汽摩配件、任县机械加工等五大产业群调整升级。
 
6、煤盐化工产业。按照基地化、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水平的原则,做大做强煤化工,大力开发盐化工。重点做大做强旭阳、建滔两大龙头企业,加快提升煤化工工程研发中心,提高产业研发水平。以宁晋岩盐开采为基础,延伸纯碱化工、氯碱化工产业链,实现煤、电、盐、碱大联合。
 
7、钢铁工业。以控总量、增品种、上档次为目标,做精做专钢铁工业。积极发展不锈钢、弹簧钢、轴承钢等品种钢,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重点支持邢钢、德龙、龙海,做专、做精、做强。以金丰、华远、未来为依托,规划建设河北(邢台)铸造
用铁基地,推动我市钢铁工业结构调整。
8、建材工业。以优化结构、开发新品种为目标,提升建材工业。发展Low-E玻璃、超薄超厚超白优质浮法玻璃、安全装饰玻璃、中空玻璃、着色玻璃、汽车玻璃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及深加工产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积极开发特种水泥和专用水泥。发展扶持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等新型建材。
9、纺织服装。以扩品种、创品牌为目标,加快发展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培育和扶持一批服装知名名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纺织服装工业。重点支持宁晋、清河、巨鹿三大纺织区域。
10、轻工食品工业。支持家具、塑料、五金制品、照明电器、食品、优质植物油、畜禽屠宰加工等量大面广、关系民生尤其是拥有一定基础的自主品牌产品能力建设,提升自主品牌价值和竞争力。支持造纸、皮革、电池、塑料、日用玻璃、陶瓷及食品行业节能减排综合利用。支持食品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和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中心建设。
四、工作举措
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开展企业对标行动,抓好专项规划落实,加快与央企合作进程,推进节能减排。
(基础产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