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河北邢台市中支“四点着力” 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 2021-11-23      发布机构: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浏览次数:394     字体:[  ]

体裁分类:工作部署                

今年以来,人行河北邢台市中支深入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放管服”改革,着力落实各项便利化政策,通过聚焦重点、消除痛点、抓住节点、解决难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结算效率,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增量扩面、提质增效。1-9月,全市累计实现跨境人民币收付26.17亿元,同比增长302.14%,增速全省第一。

聚焦重点 优化机制实现银企精准对接

“今年以来,我们将引导辖内重点企业进行本币结算作为跨境人民币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千银万企大走访’等银企对接活动为平台,安排金融机构上门送政策、送服务,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人民币跨境结算量较快增长。”人行邢台市中支党委书记、行长高新立表示。

为进一步提高走访对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人行邢台市中支立足辖内涉外企业经营规模和区域产业特点,选定66家国际收支量大、本币占比低的涉外企业作为重点对接企业,安排金融机构对口包联、逐一走访并限时上报走访报告,摸清问题症结,找准解决方案。截至9月末,66家重点企业中有5家企业本币跨境结算实现了零突破或较大增长,32家企业正在积极与境外对手方沟通协调。

邢台市某大型光伏生产企业多年来出口收汇一直使用美元结算,人行邢台市中支带领相关金融机构多次赴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共同研究制定本币结算解决方案。在各方积极推动下,该企业主动改变结算路径,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大幅增长。今年1至9月,该企业人民币跨境结算5.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倍。

消除痛点 线上线下提升政策宣介效率

为解决涉外企业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痛点问题,人行邢台市中支着力搭建“线上+线下”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推介平台。在线上,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开办全省首家“金融云课堂”,全市金融机构进行轮流宣讲,企业通过手机方便、快捷了解新政策、新业务,有效扩大了跨境人民币业务覆盖面和知晓度。在线下,充分发挥银行网点点多面广的窗口优势,要求每个结算银行至少选定2个营业网点设立跨境人民币业务宣传专区,主动推送政策,深挖客户潜力。同时,该行通过召开座谈会、业务推进会、政策培训会等各种渠道,跟踪政策落地情况,深度分析制约因素,针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今年以来,累计召开政策通报会、座谈会等5次,线上线下培训银行、企业700余家,全市参与人民币结算企业增至220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3家。

某轴承有限公司是一家县域小型出口企业,以往跨境结算全部用外币,汇率波动以及汇兑费用对企业利润影响较大。今年8月,该企业通过“金融云课堂”了解到人民币结算的好处后,遂与境外客户协商部分出口收汇使用人民币结算。今年以来,该企业累计办理人民币跨境结算41万元,为企业节省财务费用约1.3万元。

抓住节点 双维督导提高政策传导效应

商业银行是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关键节点,也是便利化政策传导的枢纽。今年以来,人行邢台市中支紧紧抓住这一节点和枢纽,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定期通报金融机构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情况,通过“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双维度提高政策落地成效。该行要求国有大型银行继续发挥“头部”效应,为全市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求业务量小、有潜力的中小银行对标先进、积极行动,立足本行特色,制定业务增长目标,自我加压,带动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增量扩面”。通过持续跟进督导,金融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银行由5家增至7家。邢台银行发挥法人优势,通过减免相关费用、提供配套融资服务等方式主动对接企业需求,1至9月人民币跨境结算量达8000万元,同比增长100%。工行邢台分行积极引导华润集团使用人民币投资县域新能源项目,受到当地党委政府书面表扬。

解决难点 按需施策强化金融服务效能

某焦化集团作为一家大型跨境集团企业,境外子公司募资资金如何及时高效划转至境内使用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针对这一难题,人行邢台市中支指导工行邢台分行、中行邢台分行为企业制定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服务方案,为集团内境内外成员企业之间调剂和归集人民币资金提供便捷通道,提高资金运用效率。该企业资金池业务开办以来,通过资金池汇入资金2.17亿元,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同时,人行邢台市中支还积极采取措施缓解企业汇率避险难题,从决策层入手增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理念,引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意识。近年来,该行组织召开涉外企业培训会、政策宣讲会30余次,培训企业超过9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