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农业开发办公室 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 2009-09-27      发布机构:市财政局      浏览次数:2     字体:[  ]

体裁分类:工作部署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邢台市农业开发办公室

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通知要求,我们对今年上半年农业开发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讨论研究。现汇报如下:

一、2009年上半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展情况

今年上半年,在省办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做大蔬菜产业、做强畜牧产业、做优林果产业、做精特色产业的思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以完善提高第七期项目,做好和迎接省和国家对第七期项目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2009年项目计划申报、编报扩大初步设计、项目可行性审定为重点。围绕 "三增" 目标,(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实施 "三大战略" ,(连片开发、生态开发、效益开发);落实 "三个带动" ,(示范带动、龙头带动、结构调整带动);实现 "三个突破" ,(节水、标准、效益);一步一个脚印地对实施项目。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第七期项目进行完善提高,对各县市进行了全面验收,通过了省验收检查。

为做到项目的高标准、高质量,春节过后,市办按照主任包片干部包县责任制,深入各县市项目区进行了督查指导,特别是对一般县我们派出精干力量盯在现场,进行重点指导。截止3月底,各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2008年度土地治理项目完成总投资974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654万元,省财政资金1856万元,市财政配套388万元,群众自筹2760万元,占计划的100%。完成土地治理面积14.8万亩,其中:中低产田改造面积12.82万亩,山区农业生态综合治理面积1.98万亩,完成小型科技示范推广项目3个,均占计划的100%4月上旬我们利用8天时间对第七期土地治理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验收。从市级对第七期项目的检查验收的结果看,全市整体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5月下旬,省办验收组对我市五个县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抽验,并给予高度评价:邢台市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整体水平较高,项目和资金管理都比较严格、规范;工程管护效果好,建立了一些有效的管理制度;各级领导对农业开发工作都很重视,开发队伍素质高、业务熟、责任心强。巨鹿、临城县是全省排头兵。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项目总投资2408.64万元,完成威县华威3000头种猪养殖基地扩建和威县馨帛1万纱锭棉花加工扩建项目2个。2个项目工程质量均符合设计要求,运行良好,6月份顺利了省级验收。

2、        2009年项目计划编报

2009年土地治理项目、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前期考察、项目计划申报、设计编报、编审、专家评审等项工作,我们按省要求已全面完成。省批复我市2009年土地治理项目总投资1254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9400万元,比2008年增加2420万元,增34.7%,建设规模17.11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084万元,比2009年增加604万元,增125.8%,新上临城县4300平方米智能温室蔬菜基地扩建、内邱1000吨气调果品保鲜库建设、邢台县4500吨板栗仁深加工、巨鹿县千头奶牛养殖小区扩建、宁晋县4万套祖代肉鸡育种基地等财政补贴项目6个。新上贷款贴息项目10个。

3、积极实施2009年度项目

在省对2009年项目批复前,各县市不等不靠,在完善2008年度项目工程的同时,对2009年项目提前发动动员,开工建设。土地治理项目利用春季开发有利时机进行框架道路和林网植树等工程建设。截止目前,共完成林网植树6万株,整修农路86公里,完成新打机井40眼。有不少县(市)框架植树已基本完成。产业化经营项目,项目单位在资金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对项目工程进行提前开工实施建设。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1、早动手、早安排,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年底前全面完成主要工程计划任务。一是抓好组织发动。往年我们把项目工程建设一般都放在秋收种麦后,今年我们计划提前动员,提前施工,动员会提前在8月份召开,把有的工程放在秋收前,赶进度,在上冻前把主要工程全部完成。二是协调财政部门落实市级配套资金,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保证项目实施。三是抓好项目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项目建设标准,在现有基础上,再提质量。搞好工程的督导检查,特别是抓好一般县的转化升级,使全市项目建设整体水平都要达到高标准高质量。加大项目区节水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已建成工程的管护,使项目区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四是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建设。在抓好现有已成型的几个大龙头的基础上,下半年重点是加快项目的建设速度,尽快投产,发挥效益。

2、抓好重点县和重点区域建设。一是土地治理项目 "红旗县" 建设。在抓好现有 "红旗县" 的基础上,力争多争取几个全省 "红旗县" ;二是连片开发重点区。继续抓好巨鹿30万亩农业开发示范区建设,努力培养成全国的典型;三是山区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抓好临城5万亩丘陵生态综合治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创出山区丘陵综合开发连片生态效益型典型示范;四是抓好平原高效益开发区建设示范,以此带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创效益型开发示范区;五是按照市政府的农业发展工作思路,抓好威县、任县、平乡、巨鹿四县3万亩的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和1万亩秸秆青储项目建设;六是抓好巨鹿县利用地上水、南宫膜下滴灌、隆尧小麦基地建设试点。

3、开展业务培训。按照年初计划安排,针对省市对第七期项目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计划8月下旬召开一期业务培训班,利用一周时间对各县市主任、主管主任和业务骨干进行一次业务培训。聘请省办有关领导、农业、水利等方面专家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各县市到外省市参观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经验。

4、抓好开发机制创新。一是工程管护上继续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落实产权,使工程发挥长久效益;二是在投资上采用多渠道筹资。用国家有限的资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农业开发;三是工程管理上进一步规范较大工程物资招标制,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公示制和项目法人制。四是积极探索山区丘陵开发中公司加农户联合开发新机制,找准公司与农民利益的结合点,解决公司和农民利益不均的矛盾,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山区丘陵开发的积极性,找出一条适合我市实际的山区开发的路子。

5、搞好宣传和调研。结合我市实际,围绕农业综合开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农业开新机制、抓重点抓示范带动整体水平提高、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培育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加强龙头项目建设等课题广泛开展调研。加大农业开发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农业开发的政策和成果,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开发的知名度。

 

                         2009年7月6